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开题报告 > 法学类 > 法学 > 正文

对上市公司反收购措施的法律分析开题报告

 2020-02-18 16:16:4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上市公司收购是其达到规模扩张的重要途径,更是一场收购者和目标公司双方针对目标公司控制权的激烈争斗战。随着上市公司股权改革的不断深入,股权分置改革的进一步完成,上市公司收购行为在我国愈趋常见,其中,敌意收购行为往往会引发目标公司采取积极的反收购措施,反收购事件也已开始为人们关注。反收购是指目标公司为防止控制权转移而采取的旨在预防或错对抗敌意收购的一系列防御措施或行为。为了争夺目标公司的控制权,收购方和目标公司会展开激烈的收购和反收购的斗争。在欧美国家,尤其是美国,关于反收购的种种实践技术和手法不断地发展、升级,在学术上的相关研究也有相当成熟的成果。反观我国,收购与反收购的实际斗争日益增多,而我国在反收购方面的学术研究成果和立法就显得不够完善了,使得上市公司反收购在实践中呈现出的问题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而收购与反收购这一问题会涉及到收购者、目标公司、股东各方利益乃至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若不对反收购的问题进行严格规制,则无法发挥公司收购对公司治理产生的外部监督的积极作用,甚至影响市场的稳定,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在这样的现状之下,上市公司反收购措施的法律分析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正是针对上市公司反收购行为这一问题进行法律研究,试图明确反收购行为的含义,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措施的合法性,确立反收购措施合法性标准,结合域外反收购行为立法模式和理论研究成果,根据我国立法和实践的现状。对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行为立法提出合理的完善意见,实现对反收购行为有效的法律规制,使其在法律框架内有效发挥其积极效用。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基本内容:本文以上市公司的反收购行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我国《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对具有典型性的上市公司反收购行为案例从法律角度进行研究。

本文第一部分为上市公司反收购措施的若干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概述。

首先以公司收购行为作为切入点,阐明公司收购行为的基本理论,其中包括收购行为的分类,即善意收购行为和敌意收购行为,进而总结出反收购的含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2019.03.06-03.20,分小组开题答辩,开题报告修改、定稿并提交;
2019.03.20-05.30,论文撰写,与指导老师互动,修改论文;
2019.05.30前 正式提交毕业论文,准备答辩;
2019年第十五周,毕业论文答辩。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胡果威《美国公司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27-230页。

(2)安丽《英美关于上市公司反收购立法对我国的启示》2002年
(3)肖金泉、关景欣、张婷:《企业并购的法律风险控制gt;,中国民主法制出版 社2007年版,
(4)陈戈、梁湘毅:《企业并购》,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5)雷兴虎《论目标公司的反收购权》2005年
(6)王晓晔: lt;企业合并中的反垄断问题》,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7)刘俊海:《股东保护法律概论》,人民法院出版社1995年版
(8)盛学军:(证券公开规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9)罗培新:《公司法的合同解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蔡元庆:《董事的经营责任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1)顾功耘:《公司法律评论gt;,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2)曲东梅:《目标公苟反收购的法律规制》,载(法学论坛》2004年第2期
(13)楚天舒、徐洪涛: lt;从反收购看未来我国公司并购面临的挑战》2006
(14)范健:《我国反收购之立法政策:股东会中心主义的制度基础与保障》,2006年第11期
(15)徐杰主编:《经济法论丛》,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6)王巍、康荣平:《中国并购报告》,中国物资出版社2001年版
(17)崔嘉欣.《关于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立法的思考》
(18)黄中文《论美国公司的反并购策略》
(19)马西《中国企业反收购的对策机制及其适用性选择》
(20)甘培忠:《公司控制权的正当行使》,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21)王巍、康荣平:《中国并购报告》,中国物资出版社2001年版
(22)习龙生:《控股股东的义务和责任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23)李东方等:《证券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版
(1)Rowoldt, Maximilian Starke, Dennis,The role of governments in hostile takeovers - Evidence from regulation, anti-takeover provisions and government interventions.2018
(2)Chintrakarn, Pandej Jiraporn, Pornsit Tong, Shenghui Chatjuthamard, Pattanaporn ,Exploring the Effect of Religious Piety on Corporate Governance: Evidence from Anti-takeover Defenses and Historical Religious Identification.2016
(3)Sanjeev Bhojraj,Takeover defenses: Entrenchment and efficiency.201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