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过劳死”的法律性质及救济任务书
2020-07-02 22:39:17
1. 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和要求
论文研究对象是”过劳死”的法律性质及救济,属于劳动法研究领域中的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过劳死”现象在多地频出,但由于因过度劳动而死的认定在事实和法律上都存在障碍,”过劳死”既难以纳入我国工伤保险中的视同工伤范围而获得救济,也很难根据休息权受到侵害而获得侵权赔偿。国际上对”过劳死”问题的处理思路有事先防范和事后救济两个方面,前者固然重要,但后者也不可忽视,本选题的研究则主要着眼于后者。”过劳死”究竟属于什么法律性质?对于这种非正常死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个人究竟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在我国现有的法律框架之下,”过劳死”的维权存在何种障碍?如何在现有制度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过劳死”的界定与救济途径?上述问题都将在研究过程中予以切实关注,最终使因过度劳动导致死亡的问题在我国法律上不再模糊,并由此倒逼工时制度真正落地。
为完成此研究任务,必须按照任务书的进程要求认真做好每一阶段的工作。在课题的前期准备中,要求大量查阅参考文献,掌握劳动法相关理论,全面深入了解我国在休息休假等工时制度方面的各项内容及国外相关制度,同时需要广泛了解和掌握国内外有关”过劳死”问题研究成果。还要从现实出发,调查了解现有制度下”过劳死”问题当事人和相关实务部门面临的具体问题和困难。在广泛的文献查阅和调研基础上,通过对资料的全面分析比较、归纳综合和思考创新,撰写出内容翔实、依据充分的文献综述,形成切实可行的研究路径和方法,为初稿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具体写作过程中,要求认真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中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需要有不少于1万印刷符的相关内容的外文资料翻译。论文正文字数一般为1万#8212;#8212;1.2万左右(对具有独特见解的论文不限字数),并有中英文摘要。摘要应反映论文精华,概括地阐述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或结论。论文写作应按照进程安排及时完成各阶段的任务。初稿形成之后需进行反复修改。要求论文整体结构合理,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论证充分,文字表述流畅无误。在撰写规范上,要严格按照学校和学院要求,做到注释、参考文献齐全,书写格式规范统一。此外,应特别注意尊重他人知识产权,不抄袭和剽窃别人成果,独立完成本选题的研究任务。
2. 参考文献
[1] 石建忠:《当代中国劳动者过度劳动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16年版。 [2] 杨河清:《理论与现实#8212;#8212;过劳研究论文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2] 丁国峰,侯轩鹏:《”过劳死”法律规制之完善途径》,《河北法学》,2017年第8期。 [3] 杨河清,王欣:《新常态下我国过度劳动法律规制问题研究》,《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2016年第7期。 [4] 谭金可:《论过度劳动的法律治理》,《法商研究》2017年第3期。 [5] 邓蕊:《”过劳死”法律救济途径之探索#8212;#8212;以〈工伤保险条例〉和〈侵权责任法〉为视角》,《广西社会科学》2016年第3期。 [6] 田思路,贾秀芬:《日本”过劳死”和”过劳自杀”的认定基准与启示》,《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年第19期。
|
3. 毕业设计(论文)进程安排
六、毕业设计(论文)进程安排
起讫日期 |
设计(论文)各阶段工作内容 |
备 注 |
2017.12.22之前 |
下达任务书、收集阅读资料 |
|
2017.12.23-2018.1.18 |
完成开题报告、开题论证 |
|
2018.1.19shy;#8212;2018.4.15 |
完成论文初稿 |
|
2018.4.16#8212;2018.5.15 |
完成论文二稿 |
|
2018.5.16#8212;2018.6.7 |
论文定稿 |
|
2018.6.8-2018.6.14 |
论文答辩 |
|
2018.6.15#8212;2018.6.17 |
论文成绩评定 |
|
2018.6.18#8212;2018.7.6 |
总结评优、论文归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