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合作模式视域下的主权专利基金运营实证研究毕业论文
2021-09-25 20:10:06
摘 要
近年来,主权专利基金的崛起正在引领专利运营的新趋势。在欧洲,法国率先建立了本土主权专利基金并积极倡导建立欧盟规模的专利基金。亚洲诸国紧随其后,韩国、日本等国也陆续建立了自己的主权专利基金并已取得运营实效。主权专利基金是产业分工专业化的必然结果,其运营水平事关产业安全和创新能力。面对全球范围内日趋激烈的专利军备竞赛,我国也有必要积极发展本土主权专利基金。引入公私合作模式的主权专利基金将有效降低专利市场交易成本,并解决主权专利基金运营的诸多现实问题。
关键词:主权专利基金;公私合作模式;专利运营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The rise of Sovereign patent funds is leading the new trend of patent operations. Facing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ing patent arms race, diversification ways in patent value realization and expanding risk of patent litigation, French lead in establishing Sovereign patent funds and then actively promot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European patent fund. The business model has soon been followed soon by South Korea and Japan. With a review of the history of economics, it’s obvious that the rise of sovereign patent funds is the inevitable consequence of industrial relocation. The operation of Sovereign patent funds matters to the industrial safe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Facing the increasingly acute worldwide patent arms race,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develop our local Sovereign patent funds. To solve the perplexities in operation of Sovereign patent funds, PPP model can be used, especially the responsibility sharing mechanism, benefit return mechanism and mode of operation.
Key words: Sovereign patent funds; Public Private Parternship; patent operation
目 录
第1章 绪 论 1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2
1.2.1 公私合作模式研究述评 2
1.2.2 主权专利基金研究述评 3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5
1.3.1 基本思路 5
1.3.2 研究方法 5
1.4 研究重点与难点 6
1.4.1 研究重点 6
1.4.2 研究难点 6
1.5 本论文的创新点 6
第2章 主权专利基金的内涵界定与产生背景 7
2.1 主权专利基金的内涵界定 7
2.1.1 主权专利基金的概念与特征 7
2.1.2 主权专利基金与主权财富基金 8
2.2 主权专利基金的产生背景 8
2.2.1 专业分工:主权专利基金的运营基础 8
2.2.2 产业竞争:主权专利基金的产生动因 9
2.2.3 公私合作:主权专利基金的治理结构 10
第3章 主权专利基金公私合作实践与运营影响 12
3.1 主权专利基金的公私合作实践 12
3.1.1 法国主权专利基金 12
3.1.2 韩国主权专利基金 13
3.1.3 日本主权专利基金 13
3.2 主权专利基金的市场运营影响 14
3.2.1 主权专利基金的积极影响 14
3.2.2 主权专利基金的消极影响 15
第4章 主权专利基金的本土实践与现实困境 17
4.1 主权专利基金运营的本土实践 17
4.1.1 睿创专利运营基金 17
4.1.2 国知智慧知识产权股权基金 17
4.1.3 北京市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 18
4.2 主权专利基金运营的现实困境 18
4.2.1 契约治理机制 18
4.2.2 风险负担机制 19
4.2.3 利益回报机制 19
4.2.4 资本退出机制 19
第5章 主权专利基金公私合作运营的法律完善 20
5.1 形成完善的契约治理框架 20
5.1.1 明确政府角色定位 20
5.1.2 协调公私利益冲突 21
5.2 构建科学的风险分担机制 21
5.2.1 风险分担的基本原则 21
5.2.2 风险分担的具体设计 21
5.3 确立合理的利益回报机制 22
5.3.1 利益回报机制的基本原则 22
5.3.2 利益回报机制的具体设计 22
5.4 设计灵活的资本退出机制 23
5.4.1 政府资本退出的理论基础 23
5.4.2 政府资本退出的具体设计 23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24
第1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近年来,以日本、韩国和法国为代表的主权专利基金(Sovereign Patent Funds)创造出一种新的“重商主义”模式。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支持国内企业瞄准国际竞争,通过育成、收购等方式汇聚了大量的专利资产,并采取专利运营和专利诉讼等方式扶持国内产业的发展。主权专利基金在引导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但也可能演变为一种潜在的贸易措施,激发新一轮的全球专利竞赛。自2014年以来,我国政府也开启了主权专利基金的初步探索,以睿创专利运营基金、国知智慧知识产权股权基金以及北京市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为代表的专利运营基金相继成立,旨在发挥政府资金的示范引导效应,支持中小微企业的技术创新。随着我国企业“走出去”进程不断加快,将不可避免地成为域外主权专利基金的主要诉讼对象。由于主权专利基金拥有雄厚的资金支持、专利来源更加广泛、专利运营也更加专业,因此它带来的风险和威胁不容小觑。实践中,我国TCL和台湾地区HTC已经在海外市场遭遇法国、日本主权专利基金的诉讼阻击。本文旨在剖析各国主权专利基金的运营模式与贸易效应,厘清主权专利基金运营过程中的现实瓶颈,并结合我国的本土实践提出具体的完善对策。
1.1.2 研究意义
(1)学术价值:丰富主权专利基金运营的研究范畴。目前,学界对于主权专利基金的研究尚未系统展开,对主权专利基金模式的介绍鲜有涉及市场运营结构,大多数学者的注意力仍聚焦于专利运营这个外延更广泛的范畴上,有限的文献仅见诸于业内媒体的报道。本文以公私合作模式(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简称PPP模式)为视角,结合法学和经济学已有的研究成果,分析了主权专利基金的内涵界定和理论基础,探讨了主权专利基金的运营实践可能带来的两方面影响,旨在分析政府与社会资本的专业分工与角色定位,探讨如何引入社会资本完善主权专利基金的契约治理结构。
(2)实践价值:促进我国专利运营体系的良性发展。近年来,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等先后下发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和《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旨在大力推动实践中公私合作模式的应用与发展。国家知识产权局在《2015年全国专利事业发展战略推进计划》中,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以股权投资、建立引导基金等多种方式支持知识产权运营机构的建设与发展,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加入知识产权运营产业。纵观全球知识产权市场的演进,以提高市场透明度、可预测性和促进技术转移为目标的公私合作范式不断涌现。主权专利基金的运营实践为PPP模式引入专利运营领域提供参考。本文对国内外主权专利基金运营展开了实证研究,以期为公私合作模式应用于主权专利基金的实践提供支撑。
(3)政策价值:为主权专利基金运营实践提供决策支持。国务院有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制造2025、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及知识产权强国等系列政策,均强调积极推进知识产权交易,建设全国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近年来,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力推的公私合作模式(PPP),更是为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提供了新思路。基于此,如何通过公私合作推进知识产权市场化运营,就成为促进我国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和有效配置所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调研我国“1 2 20 N”的专利运营平台体系建设,为主权专利基金的公私合作模式运营的政府决策提供相关启示。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本文属于公私合作模式和主权专利基金运营的交叉研究,它既是对公私合作模式适用领域的拓展,也是对我国新兴专利交易运营体系的新思考。基于此,国内外研究述评主要借鉴公私合作模式和主权专利基金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
1.2.1 公私合作模式研究述评
(1)公私合作模式的缘起与发展
一般认为,广义的公私合作模式(PPP模式)起源于欧洲收费公路的诞生[[1]],至1992年,时任英国财政大臣肯尼斯·克拉克为解决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匮乏以及公共服务效率低下等问题,首次明确提出了公私合作这一概念[[2]],但直至今日,不同研究机构、学者基于侧重点的不同,对于PPP这一概念也未形成一个普遍接受的定义,如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认为PPP是私人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长期服务条款,其中涉及风险向私人部门的转移[[3]];欧盟委员会将PPP定义为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为建设传统上由公共部门建设的项目而形成的伙伴关系[[4]];美国PPP国家委员会则将PPP定义为一种综合业务外包和私有化两种策略利用私人部门资源的方法[[5]]。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就利用外资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合作,PPP模式主要经历了1995-2003年探索试点→2004-2013年快速发展→2014年后的规范化发展阶段。自2005年以来,王守清、贾康、柯永建、徐飞、孙洁、唐祥来、丰景春、刘穷志等对PPP应用领域、绩效评价及风险管控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公私合作模式引入知识产权领域奠定了理论基础。
(2)公私合作模式的域外研究进路
国外研究集中于公共卫生和生物医药两大领域,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曾表示,“和平与繁荣没有政府,国际组织,商业界和公民社会的合作就无法实现。”随后有学者提出了GPPPs(Global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概念,重点研究了健康领域的GPPPs,认为GPPPs是一种超越国界的至少三方的合作关系,其中必有两方是公司和政府间国际组织,通过协定的分工,共同实现健康创建目标[[6]]。推广GPPPs将有效解决低收入国家公共卫生领域资源匮乏的问题,推进全球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Bagley教授的研究工作认为私营制药企业和公共研发机构基于契约进行合作的PPPP(Pharmaceutical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模式,有效地保证了在如今药品管制极为严格的环境下取得可观的经济回报,特别是一份尊重积极社会规范的契约,能够帮助合作各方摆脱低效率的囚徒困境,实现帕累托改进[[7]];Oguamanam也认为通过国际合约推广医疗卫生领域的PPP模式将有益于药品研发,进一步指出了其对全球知识产权制度具有的利益平衡作用[[8]]。
(3)专利运营领域的公私合作模式
随着专利创新市场与专利许可市场的形成与壮大,催生出一大批以专利运营为主的经营主体,这些主体聚集了空前规模的庞大专利组合,一场巨变悄然而生[[9]]。特别是各国政府倡导设立的“主权专利基金”的崛起,更是将专利军备竞赛的格局拓展到全球贸易的竞争领域。杨晋提出破解专利运营中突出存在的服务资源分散,信息汇聚程度低,市场资源和政府资源难以有效对接等问题可以借鉴PPP模式,特别是责任分担、利益回报、运作方式以及评价机制[[10]]。林蓉[[11]]、杨晨[[12]]等学者认为PPP模式能有效弥补政府和企业各自在专利运营方面的劣势,是提升专利运营水平和效率的有效途径。胡一石等以音乐著作权监测项目为例,对比了5种投融资方案的优缺点,认为PPP型方案的风险和收益匹配较好,且有利于进行长期稳定的合作,可推广适用于知识产权的其他领域[[13]]。北京市知识产权局还提出了通过知识产权运营基金、股权投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培育知识产权运营机构,保障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市场化良性运作。
1.2.2 主权专利基金研究述评
(1)专利商业运营模式日趋成熟
随着专利制度在市场经济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专利研发和许可的目的也由早期的单纯为提高产品的技术竞争力演变为可直接盈利的金融投资品,随之而来的是全球专利许可市场的异常活跃[9]。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外知识产权市场上“非实施主体”(Non-Practicing Entities,简称NPEs)应运而生,标志着专利资产化的商业运营模式逐渐走向成熟。NPEs在专利交易实践中的影响颇为复杂,一方面,NPEs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市场对于提高专利交易效率,降低专利交易成本的现实需求,同时NPEs还可以通过构建专利组合,降低了单项专利交易的非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NPEs过多的诉讼敲诈行为吞噬了企业资本,阻碍了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