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络服务提供者的避风港规则研究开题报告
2022-01-09 21:55:22
全文总字数:1871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互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网络服务提供者的避风港规则出现了一些适用难点问题。通过检索大量文献,回顾相关的理论与研究成果,总结现有研究的理论成果与不足,提出关于选题的理论假设与需要研究的具体问题。论文从网络服务提供者的避风港规则的产生与发展的梳理入手,重点对其在适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最终提出在立法上完善避风港规则的适用主体、提高人工智能环境下避风港规则的适用门槛以及通过应用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完善网络服务提供者的避风港规则的建议,以期有助于解决现实中网络服务提供者的避风港规则适用面临的困境。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研究现状是对于我国法律没有系统规定避风港规则的主体适格条件、司法实践对于间接侵权认定的混乱适用、对于“知道”一词的解释存在争议,在间接侵权类型化、网络服务提供者注意义务的认定、配套机制的完善,构建以注意义务为中心的网络服务提供者责任模式、以“通知-删除”作为诉讼前置程序、关于合理注意义务立法的不周延、是否应遵循过错责任原则、明确通知不仅限于书面的形式、完善反通知及恢复制度、完善错误通知责任制度等已经提出了很多观点并解决了其中的部分问题。
国外的研究现状是在对于过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是否都适用于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损害赔偿责任认定、如何利用避风港的免责功能吸引网络服务提供者履行准入门槛规定的义务、怎样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通过履行特殊法定义务来保护他人的权利等方面有所建树。
2. 研究的基本内容
一、网络服务提供者的避风港规则的产生及各国立法概况
(一)避风港规则的产生
(二)美国及其他国家避风港规则的立法概况
3. 实施方案、进度安排及预期效果
实施方案:
通过选题调研、确定选题、完成初稿并修改、通过答辩四部完成毕业论文。
进度安排:
4. 参考文献
1.王迁,《网络环境中的著作权保护研究》,法律出版社,2011
2.贾静,《知识产权在网络及电子商务中的法律保护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3.薛虹,《网络时代的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