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事案由确定制度之完善开题报告
2020-03-22 14:03:0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 ||
|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
预期效果: (1)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应用大量的学术论文、文献资料等,对民事案由制度的历史和实务运作进行翔实、精确的研究,试图从制度架构的宏观角度总结我国民事案由制度,为民事案由制度的发展相应的理论依据,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新时期民事案由制度提出具体的完善方案,并从境外国家相关制度中总结经验,取其精华,利用外国实务经验完善我国特有的民事案由制度。 (2)在上述基础上,认真完成指导老师分派的任务,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独立完成较高质量的本专业毕业论文。
研究方法 1.实证分析法:本文最主要的特色在于实证研究方法的广泛使用,应用大量的统计年鉴、学术著作,对民事案由制度的历史和实务运作进行翔实、精确的研究:对台湾地区个商事案件案由和台湾地区个民事案件案由等,运用大量的数据来进行翔实的分析和论证,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数据分析和相关论证,充分显现出实务论证的特征。 2.对比方法;域外虽没有民事案由制度,但却有与其相近的制度和规定,通过对民事案由制度制度与域外相近制度或规定的对比分析,可以进一步揭示民事案由制度的价值,并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民事案由制度提供域外参考。笔者将民事案由制度与大陆法系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民事诉讼法中与民事案由相近的制度、进行对比研究,在制度对比中揭示出民事案由制度的本质和特征。
3.文献研究法:笔者将会大量收集并阅读相关法律法规、学术论文以及外文文献,从各类专著中分析我国现行的民事案由制度,寻找民事案由制度的产生背景及其历史发展,在现行的法律法规、指导性案例中探寻民事案由制度的现状,发现其存在的诸多问题,阅读外文文献,在域外国家相似制度中汲取营养,为我国民事案由制度的发展提供借鉴。 4.经验总结法:通过对现行制度的分析,从我国司法活动及实务界的相关经验及做法总结出现行民事案由制度建立的框架下,如何充分发挥民事案由制度应起的作用,更好的指导司法实务活动。 | ||
|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研究进度:
(1)2018.01.01-01.15,选题申报与审核,学生选题、确定指导教师并下达任务书;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已查阅参考文献: |
一、专著类 【1】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通史(夏商周)第一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2】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编:《〈民事案件案由规定(试行)释解》,法律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 【3】曹建明主编:《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2月出版 【4】奚晓明:《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理解与适用(修订版》人民法院出版社2011年3月版。 【5】人民法院出版社法规编辑中心编:《民事案件案由适用手册》,人民法院出版社2011年3月版。
二、论文类 【1】江伟、韩英波:《论诉讼标的》,载《法学家》1997年第2期。 【2】 李菊霞:《论民事案由变更》,西南政法大学民事诉讼法专业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09 年 4月。 【3】马登科,廖 浩 :《民事案由制度的检讨与重构》,厦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二期。 【4】宋旺兴:《民事案由制度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9月。 【5】黄 铭 :《我国民事案由变更程序研究 》,广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5月。
三、中文译注 【1】(日)谷口安平著,王亚新、刘荣军译:《程序的正义与诉讼(增补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德)狄特克罗林庚:《德国民事诉讼法律与实务》,刘汉富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四、外文文献 【1】Diseconomies of Managing in Acquisitions: Evidence from Civil Lawsuits,Organization Science, 2009, Vol.20(1), p.206-222 【2】Diseconomies of Managing in Acquisitions: Evidence from Civil Lawsuits,Organization Science, 2009, Vol.20(1), p.206-222 【3】On civil Procedure,Ius et Praxis, 2014, Vol.20(1), pp.419-426 【4】CAIR-Chicago Announces Federal Civil Rights Lawsuit Against United Airlines,Targeted News Service, Mar 10, 2017, 【5】Safer Spaces,The New Yorker, Feb 12, 2018, Vol.XCIV(1), p.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