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企业筹资风险及其防范对策毕业论文
2020-04-06 13:15:21
摘 要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筹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作为企业资本保障重要措施之一的企业筹资,也越来越受到了企业的重视。企业为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就必须要通过合理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进行筹资活动。但在企业筹资的过程中,由于企业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筹资活动还是具有一定的客观存在的风险。本文通过研究导致企业筹资风险产生的内外因素,进而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筹资风险识别模型来评估企业的筹资风险,最后针对企业的筹资安排、经营管理、现金流量以及外部风险等方面提出了有效防范企业筹资风险的措施,为企业合理有效防范筹资风险提供了较为科学的依据,以期能够帮助企业合理筹资,防范风险,提高企业对筹资风险的管控能力。
关键词:筹资风险;风险成因;风险识别;防范对策
Abstract
In the business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fundraising activities are a very important par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economy, corporate financing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sures for corporate capital protection has also received increasing attention from companie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goal of maximizing its own value, enterprises must carry out fundraising activities through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channels and methods.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corporate fundraising, due to the joint influence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of the enterprise, the fundraising activities still have certain objectively existing risk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that lead to the company's financing risk, and then uses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o establish a financing risk identification model to assess the company's financing risk. Finally, it proposes an effective defense against the company's financing arrangements, business management, cash flow, and external risks. The measures of enterprise financing risk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enterprises to reasonably and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risk of fundraising, in order to help the company to raise funds rationally, prevent risks, and improve the ability of enterprises to control and control the risk of financing.
Key Words:Financing risks;Risk causes;Risk Identification;Preventive measures
目 录
第1章 绪论 1
1.1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1.1 研究目的 1
1.1.2 研究意义 1
1.2文献综述 1
1.2.1 国内研究动态 1
1.2.2国外研究动态 3
1.2.3国内外研究综述 3
1.3研究内容 3
第2章 企业筹资与筹资风险 5
2.1企业筹资 5
2.1.1企业筹资概念 5
2.1.2企业筹资方式 5
2.2筹资风险 6
2.2.1筹资风险概念 6
2.2.2筹资风险种类 6
第3章 企业筹资风险的成因 7
3.1企业筹资风险的内因分析 7
3.1.1筹资安排 7
3.1.2经营管理 9
3.1.3现金流量 10
3.2企业筹资风险的外因分析 10
3.2.1宏观环境 10
3.2.2经济政策 11
3.2.3金融市场 11
第4章 企业筹资风险的识别 13
4.1筹资风险识别的基本层次 13
4.1.1企业获利能力及其稳定性分析 13
4.1.2企业偿债能力及其可靠性分析 13
4.1.3企业营运能力及其流动性分析 14
4.1.4企业发展能力及其持续性分析 14
4.2利用AHP构建企业筹资风险识别体系 14
第5章 企业筹资风险防范对策 19
5.1针对企业筹资安排形成筹资风险的防范对策 19
5.1.1合理安排筹资方式 19
5.1.2确定最佳资本结构 19
5.1.3控制负债规模 20
5.1.4应对利率汇率变化 20
5.1.5合理安排筹资期限 21
5.2针对企业经营管理形成筹资风险的防范对策 21
5.2.1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 21
5.2.2加强经营管理者的水平 21
5.2.3建立筹资风险管理制度 21
5.2.4建立筹资风险预警体系 22
5.3针对企业现金流量形成筹资风险的防范对策 22
5.3.1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2
5.3.2提高整体资产流动性 22
5.4针对企业外部筹资风险的防范对策 23
5.4.1转移或者分散风险 23
5.4.2密切关注经济政策 23
5.4.3研究金融市场走向 23
第6章 结束语 24
参考文献 25
致谢 26
第1章 绪论
1.1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目的
根据企业资金的流入流出业务的具体性质,企业活动可分为筹资、投资和经营活动三个环节。企业在日常经营业务的这三个环节中无不承担一定程度的风险。而筹资活动作为企业的开端,其风险更是企业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问题。通过分析和研究企业筹资、筹资风险及其相关理论,研究导致企业筹资风险产生的内外成因,利用AHP构建企业筹资风险识别体系,进而提出有效防范企业筹资风险的措施,帮助企业合理筹资,防范风险,提高企业对筹资风险的管控能力。
1.1.2 研究意义
1.1.2.1 理论意义
筹资是一个企业经营活动的起始环节,并且筹资风险客观存在,因此,筹资风险管理必须受到企业重视。通过对企业筹资以及筹资风险的研究,归纳出企业筹资风险的种类,这些对于企业了解关于筹资风险的理论都可以提供一定的帮助。通过对影响企业筹资风险的内外因素的研究进而分析企业筹资风险的成因,利用AHP构建企业筹资风险识别体系,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了解筹资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1.1.2.2 实际意义
本文前半部分对企业筹资风险理论以及筹资风险成因的研究对企业来说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后半部分对于企业筹资风险的防范对策研究则是对企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企业来说,了解相关理论,寻找筹资风险成因只是手段或者途径,得到可以让企业实际应用的行之有效的防范对策来避免筹资失误以达到自己的需求才是企业最终的目的。
综上,本文意义在于论证企业筹资活动必须科学合理组织,充分利用客观条件把风险控制列入筹资决策最重要的判断标准。
1.2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动态
王旭在2009年提出,企业筹资风险是受内、外部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这种风险对于企业来说其实是可以控制的。要想控制风险,最重要的就是意识,如果企业没有正确的风险观念,在作筹资决策时不把风险控制列入考虑范围,企业将会面临非常大的筹资风险。[1]
马彩莲(2011)在《谈企业筹资风险的成因及其控制对策》一文中提出了造成企业筹资风险的七点原因,她认为企业息税前利润率和借入资金利息率这两项指标对企业筹资风险来说至关重要,所以企业应时刻关注利率变动,在不是必须要筹资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在利率较低时进行筹资。[2]
李欣(2012)把筹资方式与筹资风险相结合对企业筹资风险管理进行了研究。他提出,在选择筹资方式时,也有很多影响因素,首先企业规模的大小决定了企业可以筹集到资金数量的规模,而企业的筹资规模决定了企业可以采用哪种方式筹资。其次筹资成本的高低也是企业在选择筹资方式时会考虑的因素,最后筹资风险的大小也是影响企业选择筹资方式的一箱重要因素。[3]
陈鹏(2013)提出,在关注企业内部风险成因的同时,企业外部风险更是不可忽视。因为相对来说,企业内部风险更加容易控制,通过一定的手段是可以避免的,而企业外部的因素一般只能被动接受,即使做好了对外部因素的防范对策,在外部环境改变时这些对策也不一定有效,企业也只能重新应对。并且外部因素一般会对企业整体而不是单一方面产生影响,其影响面一般都比较大。[4]
袁春燕(2015)指出,对中小企业来说,诱发其负债筹资风险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便是筹资风险预警系统构建的缺陷。一人多岗在中小企业中非常常见,企业常常无暇顾及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在本身能力不足又比较重视筹资风险的情况下,企业通常会选择将构建风险预警系统外包,而外包构建风险预警系统因为针对性不是很强,其有效性对企业来说也是未知的,企业也需要一定时间的磨合期来适应系统。[5]
刘青和侯静茹(2015)在研究企业筹资风险影响因素时对筹资预测方法进行了改进。传统上企业大多利用销售百分比法来预测外部资金需求量,他们认为企业销售额只代表企业收入多少,而不能决定企业有多少资金来偿还债务。因此在销售百分比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了利润百分比法。[6]
张辉(2016)在研究企业筹资风险成因时,着重分析筹资安排的影响,比如筹资的方式、期限结构和利息率等。[7]
杨奎(2016)提出了构建信用共同体的新想法。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最常接触的少不了政府机构以及金融机构。将三者关联在一起可以帮助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分担风险。[8]
周彭凤(2017)在研究企业筹资风险形成原因时,提出了投资科学性这一新的观点。在企业投资活动缺乏科学性时,不仅不能获得收益,还有可能形成一定的亏损,资金无法收回,无法通过投资获益,企业筹资风险自然也相应产生。 [9]
于秀华(2017)提出,资产的流动性也会对企业筹资风险产生很大影响,因此,企业在防范风险时要注重提高企业资产的流动性。[10]
1.2.2国外研究动态
1998年,Haynes在其《Risk as an Economic Factor》一书中提出了他对风险的理解,他认为风险应该从不确定性与经济损失两个因素定义,二者缺一不可,会导致经济损失的不确定性才可以被定义为风险。[11]
而在2003年,对于风险的定义,C·Arthur Williams和Richard·M·Hans在《Risk management and insurance》中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们认为,风险的重点在于偏差,而这种偏差源于企业做出决策时希望产生的后果与实际产生的结果,风险不应与企业的意愿相脱节。[12]
同年,Frank,,Murray Z.和Goyal,Vidhan K.对作为影响企业筹资风险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的资本结构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行业平均杠杆率、市场资产负债率比率、有形性以及利润等因素对企业的资本结构至关重要,进而对企业的筹资风险也非常重要。[13]
FH·Knight(2005)在《Risk,uncertainty and profit》中对风险进行了更进一步的研究,他认同风险实际上是一种不确定性,而且这种不确定性并不是无法测定的。这种观点也为筹资风险的管理奠定了基础。[14]
Pierre Picard和Jean Pinquet(2013)提出风险转移以及风险分担可以使企业免受或者少受保有负债的风险。[15]
Karl Gustafson(2015)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筹资风险比率——筹资夏普比率,该比率通过反特征值理论,主要反映以风险为基础的增长回报率。[16]
Philip W. S. Newall(2016)在《Downside financial risk is misunderstood》一文中提到,50%的收益并不能抵消50%的损失,企业应该更加关注销售利润率对于企业筹资风险的影响。[17]
1.2.3国内外研究综述
综上所述,国外对于筹资风险研究较早也较为成熟。早期先从风险定义开始,在完善其定义的过程中,提出风险可测的进一步观点,为筹资风险的识别和评估奠定基础,进而发展到对筹资风险影响因素的研究。但就筹资风险研究现状而言,国外对于筹资风险的防范与控制研究较少。而国内研究虽然起步较晚,基础较差,但也在不断完善,特别是近年来对于企业筹资风险的成因的研究较为丰富。但是对于企业筹资风险的防范对策的研究,还是缺乏一定的实用性。
1.3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是:通过分析和研究企业筹资、筹资风险及其相关理论,研究导致企业筹资风险产生的内外成因,利用AHP构建企业筹资风险识别体系,进而提出与筹资风险成因一一对应的有效防范企业筹资风险的措施,帮助企业提高对财务风险的管控能力。
第2章 企业筹资与筹资风险
2.1企业筹资
2.1.1企业筹资概念
企业筹资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首要环节,它是指企业以筹资主体的身份,以尽量低的成本有效地去筹集资金,从而满足各方面资金需求的一种财务活动。现代企业的筹资活动往往是来源于企业生产、经营、投资、调整等需要,利用金融市场以及筹资渠道,通过一定的筹资方式来完成。资金作为企业发展活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关系到企业生存的重要因素,如果企业缺乏资金,甚至会影响到企业基本的生产经营等正常运行,更不用说会对扩大生产等重要的发展决策会造成重大影响。
2.1.2企业筹资方式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筹资方式发展迅速并且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但无论何种形式,按所筹资金的权益性质不同,企业筹资方式按照其来源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来源为自有资金的权益筹资,第二类是来源为借入资金的债务筹资。
第一类来源为自由资金的权益筹资在企业账面上体现为所有者权益。根据其来源可以再进一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来源于投资者对企业的投入,对有限责任公司而言就是投资者直接投资的资本,对股份有限公司而言就是企业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形成的股本。这部分投入决定了投资者在企业中依法享有的权利。第二部分来源于企业依法提取盈余公积并且向股东分配利润后的留存收益,管理层对这部分的自有资金享有比较大的自主权。
第二类来源为借入资金的债务筹资在企业账面上体现为负债。企业作为债务人,想要从债权人手里获得资金就必然会形成一种借贷关系。这种关系对债权人来讲也是一种投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获得收益。而作为筹资主体的债务人相应地也必须为之付出一定代价,进而产生了利息或者其他的相关费用,直观体现为借入资金的货币时间价值。向银行借款是企业最常用的一种筹资方式,筹资成本较低但相应地筹资风险较大,有些时候也会有比较多的限制条件。发行债券与银行借款相比,除成本较低的优点之外相对限制条件也比较少,但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有发行资格,对企业性质要求较高。融资租赁、商业信用等也是企业可以利用的筹资方式。
2.2筹资风险
2.2.1筹资风险概念
风险简而言之就是偏差出现的不确定性,这种偏差源于企业想要获得的结果与实际产生的结果。对企业筹资风险而言,则是企业通过筹资活动想要获得的结果是否能实现的不确定性。筹资风险是企业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之一,虽然不可能被完全消除,但企业可以从自身出发提高风险意识,有效防范风险。
2.2.2筹资风险种类
通过不同的筹资方式筹集资金,企业自然会面临的不同程度的筹资风险。从本文2.1.2企业筹资方式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企业筹资主要分为权益筹资以及债务筹资两大类。相应地,我们把筹资风险也分为两个类别。第一类是由权益筹资形成的自有资金风险,第二类是由债务筹资形成的借入资金风险。
企业通过权益筹资的方式筹集资金,容易分散控制权,并且资金成本也较高,投资者将资金投入企业后就自然地与企业形成了一个整体,不存在借贷关系自然也就不存在还本付息。从企业整体角度来讲,企业实力也得到了加强。只有当企业亏损时,投资者无法分红并且要承担相应比例的亏损才会形成筹资风险。因此,权益筹资形成的筹资风险不是特别显著。
企业通过债务筹资的方式筹集资金必然会形成一种借贷关系。与权益筹资不同,债权人与债务人非但不会形成一个整体,甚至会形成一种对立的关系。如果企业没有产生足够的利润来按时足额地还本付息,就会形成企业的筹资风险。轻则变卖资产偿还债务支付罚息,重则导致企业破产倒闭。与权益筹资形成的自有资金风险相比,负债筹资形成的借入资金风险更加显著。因此,本文主要讨论通过负债筹资借入资金的方式产生的筹资风险。
第3章 企业筹资风险的成因
3.1企业筹资风险的内因分析
筹资风险的概念表明,企业筹资的风险主要来源于债务到期偿还的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往往可以从筹资安排、经营管理和现金流量三个部分去分别解读。因此,要分析筹资分析的内因,我们也要从这三个角度出发。企业的筹资安排决定了企业在什么时间节点偿还多少数量的债务,经营管理则决定了企业的风险意识及通过经营产生利润来偿还债务的能力,现金流量则显示企业所产生的利润有多少是可以直接偿还债务的。
3.1.1筹资安排
3.1.1.1筹资方式
企业在进行筹资活动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筹资时间、筹资方式、筹资规模等等。往往在筹资时间确定后,就需要重点考察筹资方式。我国目前常见的企业筹资方式包括银行贷款、发行债券、新股上市、融资租赁和商业信用等等。筹资方式的选择会影响企业实际的筹资效果,上述各类型的筹资方式往往有利有弊,如果选择了不适合的方式,特别是与企业需求不匹配,不仅会造成筹资目标无法实现、增加额外筹资费用、损害企业应得利益、影响企业资金周转,更严重的还会增加企业资金的运营成本,进而增加了企业的筹资风险。例如,银行借款这种方式们往往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并且银行对于贷款企业的信用情况和发展情况审查都十分严格,审核周期也较长,金额限制也较多,因此具有较大的筹资不确定性。又例如发行债券,如果企业信誉不佳或者偿债能力较弱,这种方式往往较难实现;即使可以实现,也可能在宣传上花费较大费用但却未筹集到足够资金;亦或是由于经济环境恶化,通货膨胀等带来的经济不稳定等情况,造成筹资风险加剧。
3.1.1.2资本结构
企业资本总额中,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的比例会对收益产生影响。当这种比例不协调的时候,往往会对收益产生负影响,进而形成一定的财务风险。比如企业的借入资本比例过大,会造成资产负债率过高,虽然财务刚才利益会增大,但是也会是财务风险增加。所以合理高效利用债务融资,并控制好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间的比例,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筹资成本,并让企业获得更多财务刚才利益,最终能够对降低财务风险有积极的正面影响。
3.1.1.3负债规模
负责规模衡量的是企业负债总额占资金总额比例的高低。企业负债规模过大会影响资本结构的健康性和稳定性,从而造成一定的财务风险。这项指标过大,就表明企业的负债总额所占比例较高,往往意味着借入资本占比较高,进而使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和财务杠杆系数被提高,导致企业未来的资金利息增加,但是企业偿付能力没有相应提高,甚至显著降低。与此同时,由于负债比重的增加,股东收益的变化幅度也会变得显著,进而再度增加财务风险。所以,合理控制企业的负债规模,合理制定权益和债务之间的比例,是在进行筹资时控制风险,降低筹资成本的关键。举例来说,国内很多国有企业的资产负载率过高,这种贷款过多的不健康的金融结构,往往对企业长期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很多国企甚至有超过40%的资产负债率。所以从财务管理角度出发,资本结构的不合理,尤其是负债过多,会增加企业的筹资负担,进而增大筹资风险。
3.1.1.4负债利息率
根据一般规律而言,负债的利息率与企业筹资难度、企业利息费用支出都是呈现正相关关系。即在同一规模的负债条件下,其利息率越高,相应承担的利息费用也就越大,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也就相应增加,企业更容易面临经营困难、破产等问题。另一方面,由于企业的负债利息率还与股东权益、财务杠杆系统等相关,而这些因素也会间接影响到财务风险。究其原因,可以解释为,在息税前利润不变的情况下,负债利息率上升,财务杠杆系数就会随之上升,资金利润率变动就会增大。因此,进行筹资决策的企业,绝对不能只单单考虑筹资的难易程度,更要综合评判负债利息率背后隐藏的问题可能带来的一系列影响,进行科学合理的筹资。
3.1.1.5负债期限结构
负债的期限结构同样也会影响筹资风险。例如,企业应当筹集长期资金的情况下,企业却选择了短期借款,就可能导致偿债时企业偿债能力不足,导致业务或者信用受到影响,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筹资风险。从原理上来讲,期限的这种影响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假设企业采取长期负债方式进行筹资,就表示利息费用在一段较长时间内会保持固定不变,而企业选择了短期的时间期限,使得利息费用形成较大波动。第二,如果企业利用短期资金来解决长期资产的需求,那么当短期的期间到期后,可能无法及时筹集到足够资金来偿还短期贷款,也会形成筹资风险。特别是如果这个时候债权人因企业财务状况不佳不愿意展期,企业有可能被迫宣告破产。第三,借入长期资金的速度一般较慢,成本相对较高,限制性条款较多,如果将其用于需要快速响应的短期资产,很有可能造成“远水救不了近渴”的尴尬局面。
3.1.2经营管理
3.1.2.1企业风险意识不足
企业内部的风控管理制度的规范性和严肃性依赖于企业全体成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从决策层来看,企业筹资决策往往依赖于企业管理人员对企业当前的资金短缺程度的认知和资金短缺造成的经营压力而确定,这种情况下,决策者容易制定出缺乏可持续性的筹资计划。这就造成这样一种局面,虽然企业的筹资方案可以满足短期的筹资需求,但是也容易使得筹资规模失控,或者使筹资期限错配,这些错误决策都会加剧企业筹资的风险。从企业员工来看,企业偏好实施一人多岗的人事制度,使得员工无法专注风险控制工作,员工就容易缺乏筹资风险的意识,虽然筹资的决策来源于企业高层,但是决策的依据、数据、资料和相应的准备工作都往往来源于企业内部各个岗位的群体智慧。因此,决策层所作出的筹资决策风险的影响因子反而还来自企业基层。所以,如果企业缺乏规范的内部风控制度,企业基层的尤其是关键岗位的员工就无法科学预防筹资风险,也无法规范处理筹资业务。进而可能会会对企业的安全筹资带来不利影响。
3.1.2.2经营活动或投资决策不善
企业经营或者筹资时,都会根据组织形式,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决策这一基本的管理逻辑。由于筹资是由人进行决策,难免会有失误,人的因素也成为了筹资风险额一大影响因素。由于企业在筹资过程中,面临筹资模式、时间、期限、规模等各个方面的分析,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某些要素上进行的错误决策可能直接造成资源浪费、时间成本浪费、无法满足筹资要求等一系列问题。而这些问题都会显著增加筹资风险。
3.1.2.3企业组织形式不当
企业组织形式甚至生产规模的设计都会给筹资活动带来影响,这些要素的设计不当也会提升筹资的风险。企业组织形式决定了企业的财产结构、生产分工以及外界经济联系状态。组织形式包括公司、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等。不同形式各有千秋,其结构也会影响到公司筹资的过程。例如,公司就可以比独资企业承载的负债要多,而且公司的筹资方法多样,手段也更复杂多变,但如果筹资过程违背了企业的组织形式,就容易造成财务风险。
3.1.2.4企业固有经营风险
在讨论企业筹资风险时,息税前利润是经常会被提到的一个概念。这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产生风险的最直接的原因。虽然经营风险是企业经营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和企业筹资风险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筹资风险却实实在在会受其影响。经营风险对筹资风险的影响也应该与筹资方式相结合。在本文筹资风险种类部分,我们了解到企业通过权益筹资方式形成的自有资金筹资风险不是特别显著。这种不太显著的风险其实就是投资者与企业作为一个整体需要面临的经营风险。而如果企业同时采用权益筹资和负债筹资相结合的方式,股东就会面临因财务杠杆的扩展性作用而不能确定自己的收益有多少。此时,企业面临的总风险就不单单是企业固有的经营风险,两者之间也会产生一定的差额,筹资风险也就由这部分差额体现。所以,经营的风险决定了企业的经营状况,如果经营不善,就可能导致营业利润不足,进一步导致企业既没有足够的资金还款,甚至连利息费用也无法支付,股东非但不能得到收益,还有可能要把股本用来还本付息,这些对企业的偿债能力来说都是非常重大的打击,轻则使企业风险加大,重则会造成企业破产。
3.1.3现金流量
3.1.3.1预期现金流入量
一般来说,负债往往要求用现金进行偿还,因此企业的盈利情况不足以代表企业的偿债能力。企业能否按照约定按其偿还本息关键在于企业的现金流入量、资产的整体的流动性情况。当企业投资失误或者采用过于宽松的信用政策,可能会导致不能达到预期的现金流入量标准,从而无法支付到期的借款本息,进而面临财务危机。
3.1.3.2资产流动性
现金流入量反映现实的债务偿还能力,而资产的流动性则预示着潜在的债务偿还能力。当预期的现金流入量不足时,企业可以通过变现其资产来降低破产的风险。。不同的资产变现能力并不相同,流动性最强的一般是库存现金,而固定资产的变现能力往往最弱。各类资产占资产总额的比例,即资产的整体流动性,会较大程度影响企业的财务风险。过去的一些企业破产实例也揭示了这样一个现象,企业破产很多情况下并不是没有资产,而是资产变现能力弱,无法及时用来偿债。
3.2企业筹资风险的外因分析
3.2.1宏观环境
在企业筹资过程中,宏观环境的变化也可能会企业筹资的风险造成影响。宏观环境一般包括政治、法律和经济环境。一般来说,如果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企业自身却难以配套相应的变化,就可能导致应对措施失效,风险也就随之而来。本节将着重分析政治和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的分析会在3.2.2节中阐述。
政治风险一般是由于国内外的政治因素,导致企业的权益性筹资风险增大的情况。企业必然身处当地乃至全球的政治环境当中,政局的稳定、政治事件的突发、政治制度的出台等等都对企业是否能够顺利筹集权益性的资金有重大影响,如果企业能够及时适应,才能降低风险。而法律风险则主要体现在和企业经营的相关法律政策的出台、更新、废除、变动等带来的不利影响。这些变化可能会造成企业筹资计划遭到破坏,所以企业应该灵活适应法律变化,关注法律界相关动态,适时采取相应应急方案,以降低筹资风险。比较有代表性的法律风险有税收制度风险。税收制度的改革,会造成改革时间点前后的决策结果不同,从而造成筹资风险。例如,税法规定债务融资产生的利息可以税前扣除,也就是说利息具有抵税的作用。而权益融资,对于企业发放的股息是则税前扣除,只能从税后利润中支付。这种规定的差别就导致了两种筹资方式的实际资金使用成本不同,而税法的调整也会影响到这样的结果,就可能使企业的筹资计划受到影响,从而增加了筹资风险。所以企业必须加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决策前综合考虑,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筹资方式。
3.2.2经济政策
国家的经济政策可以说是对企业筹资风险造成决定性影响的外部因素。企业是否能够从金融机构借款一方面与企业经营状况和信誉相关,另一方面与国家的经济政策息息相关。例如,国家将货币政策调紧,借款利率一般会上升,企业筹集资金的难度就会增加,企业就容易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的情况。反之,经济政策较松时,容易出现通货膨胀,其直接表现就是资金的购买力下降;如果其他条件不变,通胀期间筹集的资金实际价值其实会降低;而与此同时,银行放款会趋向于严格,利率上升,企业利息费用增加,导致企业筹资成本增加,企业利润率降低,从而增加了筹资风险。由于经济政策调整是企业本身无法控制的,且变化规律难以掌握,有时政策对于单个企业的影响有利,有时又是无利的。这些都会增加企业负担,迫使企业调整自身的筹资方案,从而增加了筹资风险。
3.2.3金融市场
企业的筹资过程往往要用到一定的金融工具,所以金融工具的选择和金融市场的供需变化也会影响到筹资的风险。金融市场包括了资金借贷、各种票据和证券的有价买卖等工具,一般通过金融市场可以满足供需双方的资金交融需求。例如市场上的资本供给量决定了筹资的利息费用,如果供大于求,往往会形成较低的利息费用,会使资金使用成本降低,对企业有利。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金融市场的波动必然引起利率汇率的变动,如果在金融紧缩,银根收紧的时候企业选择的是短期贷款进行筹资,会导致借款利息成本大幅上升,甚至造成企业由于无法支付利息而导致破产清算。除此以外,金融市场汇率的变动也是筹资风险的诱导因素,对于要进行外币筹资的企业,如果持有期间外币升值,还款时由于需要将本地货币兑换为外币再偿还,实际还款价值会高于借入价值,就增加了筹资成本;因此,如果筹集过多的外币资金,也会显著提高筹资风险。
第4章 企业筹资风险的识别
4.1筹资风险识别的基本层次
筹资风险的管理建立在正确评估的基础上。想要正确评估筹资风险,首先要了解这种风险主要建立在企业的债务是否能够在到期时及时还本付息,即针对这个债务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而筹资风险分析就是根据这个不确定性来进行的分析研判。因而,筹资风险分析往往会根据其表现形式和影响因素而有所不同侧重点,但大多都包含企业的获利、偿债、营运和成长这四大方面的能力。通过对这些能力的分析,能够反映企业在各个方面的风险程度,从而进行综合评判。
4.1.1企业获利能力及其稳定性分析
对一个正常经营的企业来说,能否源源不断地获得收益才是最重要的。虽然获取资金的方式多种多样,但盈利对企业来说才是最根本的保障。同样企业用来偿还债务的资金也应该主要来源于其收益。如果企业获利能力很差,就没有办法去偿还借入的资金,如果再通过负债的方式去偿还已经存在的债务,企业自然就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当中,破产倒闭自然也会随之而来。只有在获利能力强的情况下,企业才有底气弥补风险造成的各种损失。因此,在判断企业是否存在筹资风险时,一定要把对获利能力的分析作为前提条件。获利能力分析作为筹资风险分析重要的一环,指标选择范围也比较广泛,比较常见的主要有:营业利润率、销售净利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总资产报酬率以及净资产收益率等。根据本文分析需求,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销售净利率以及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获利能力的二级指标。
4.1.2企业偿债能力及其可靠性分析
在分析企业筹资风险的四大类指标中,偿债能力是最直观的一项。企业通过负债筹资一般是因为获利能力不够或者不能从投资者处获得资金。如果企业获利能力够强,企业也不需要负债,及时负债也可以轻松偿还。可以说,企业的偿债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企业的获利能力并且更为直观。通过偿债能力的分析可以直截了当地知道企业会不会产生筹资风险,而不需要思考企业偿还债务的钱来源于哪里。所以,判断企业是否存在筹资风险时,对企业偿债能力也是必须要重视的一个环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资产负债率以及产权比率等都是比较常见的偿债能力指标。在认真了解各个指标的含义之后,本文选取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作为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二级指标,选取资产负债率作为反映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二级指标。
4.1.3企业营运能力及其流动性分析
营运能力从其字面意思理解就是企业经营和运行的能力。从企业筹资风险的成因部分我们可以了解到资产流动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而企业的营运能力恰恰可以体现资产的流动性。各种周转率就是对企业运行效率最直观的反应,企业周转越快,企业获取收益的速度也就越快,则企业对各种可能面临的风险的响应速度也就越快,自然而然企业的偿债能力也就越强。因此,企业营运能力的分析在判断企业是否存在筹资风险时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比较常用的企业营运能力比率主要有: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周期、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等。本文选取最符合分析需求的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作为企业营运能力分析的二级指标。
4.1.4企业发展能力及其持续性分析
企业发展能力在分析企业筹资风险的四大类指标中属于比较综合的一项。主要反映了企业的发展活力和发展前景。企业能否持续地通过经营来发展壮大,主要就体现在企业的发展能力上,当然也不仅于此。企业的生产经营是否安全,风险来临时是否能够积极响应,外部环境改变时能否积极应对也都可以在企业的发展能力中得到体现。企业发展能力越强,越不容易受到企业筹资风险的影响。因为较强的综合性,发展能力指标相对也更多。常见的发展能力指标有:销售增长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本积累率、固定资产周转率、营业利润增长率、技术投入比率、营业收入三年平均增长率和资本三年平均增长率等等。从多个角度出发,本文选取了销售增长率、资本保值增值率、固定资产周转率三项作为企业发展能力分析的二级指标。
4.2利用AHP构建企业筹资风险识别体系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系统分析与决策中将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层次分析法是美国学者萨蒂教授于上个世纪70年代提出的,它应用了网络系统理论和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是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本文将利用层次分析法,对企业筹资风险识别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指标进行权重分析,从而构建一个带权重的企业筹资风险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