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开题报告 > 管理学类 > 财务管理 > 正文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评价开题报告

 2020-05-01 08:50:5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1.目的及意义

1.1研究目的

互联网金融是当前我国乃至全世界较为热门的经济热点问题。在互联网和一众电子商务模式兴起的今天,互联网正高速发展并向传统金融行业渗透,形成了全新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对金融业业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拥有便捷的服务形态以及较低的运营成本,正快速融入大众生活、冲击传统金融模式、推动互联网行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目前,这一条“鲶鱼”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并搅动国内外金融市场,成为整个金融行业不得不关注的潜在机遇点和风险源。

2013年被称为“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元年”。这一年6月余额宝问世,在运行四年之后,根据余额宝货币市场基金第一季度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3月底,余额宝资产净值突破万亿,达到1.14万亿元,本期利润达87.04亿元。由余额宝开始,金融市场开始逐步形成以第三方支付为基础,互联网货币、基于大数据的征信和网络贷款、P2P网络贷款、众筹融资为主要模式,传统金融互联网化为补充的金融业新格局。

2013年后,互联网金融迎来了更高速的发展。以第三方支付为例:早在2011年, 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不到 3700 亿元。伴随着互联网金融整体大发展,2015 年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已达到 3.55 万亿元,其体量在短短的五年时间里扩充了8倍。五年时间里,平台数也从0发展到354家。(数据来源:网贷之家)根据Analysys易观智库发布的《2016-2018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趋势预测专题报告》预测,在近三年第三方互联网在线支付市场规模平稳增长、第三方移动在线支付市场规模保持较高增速的情况下, 2018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在线支付市场规模或将达到33.51万亿元,与此同时,“火力全开”的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规模甚至可能达到52.11万亿元。

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仍是金融,是一种“金融再中介”的过程,其中介状态更加扁平和透明,由于互联网的普惠性使更多小微企业和个人得以通过“中介”参与金融活动,促进了长尾市场的开拓,使金融的“毛细血管”逐步生长,最终注入实体经济,推动经济整体发展。但互联网金融不可避免的存在金融行业所蕴含的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近年来,P2P网贷平台成为此类风险的集散地,虽然平台数仍在不断增加,但与之并行的是跑路、兑现困难、倒闭等情况,问题平台的数量成爆发式增加。由此可见,互联网金融虽是金融创新的产物,但其仍存在较大风险。甚至由于互联网金融的技术创新性、开放性等特性以及相关政策滞后、监管落实不到位,使得其面临的风险要更加棘手,将会对我国金融市场良好运行产生负面效应。

因此,对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进行研究评价并提出风险优化措施对我国互联网金融以及整个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1. 2 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互联网金融是对传统金融业的补充,并且以创新的手段、独特的模式推动着传统金融业的改造发展。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不可避免的保留了传统金融行业存在的风险,甚至演化出其独有的风险表现形式。目前,有关互联网金融的研究多停留在互联网金融的理论层面,如:现状研究、模式分析、对传统金融业的影响等,而对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方面的实证性研究较少,本文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前人研究的不足,为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评价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现实意义:目前,一方面,传统金融行业大举引入互联网技术和服务;另一方面,大批电商和互联网企业涌入金融行业,争当“弄潮儿”,行业内部重组整合成为大势所趋,互联网金融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挑战下的风险日趋暴露,并有愈演愈烈之势,将会严重阻碍原本较为良性的金融生态。因此,通过科学的实证方法对互联网金融风险进行研究,并根据实证结果进行评价、提出应对措施,将很好的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平稳健康发展。

1.3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相较而言,国外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研究起步早、成果多,国外学者的研究内容主要已从对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内涵、模式的探讨,深入到了互联网金融运营的阶段性反馈、互联网金融的风险识别及相应管理、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机构的影响等方面。

表1 国外关于互联网金融内涵的研究成果

学者

年份

关于互联网金融内涵的研究成果

Kim

2005

将电子商务的在线交易内容进行归纳研究后发现,其中已包含有大量第三方信用机构的服务内容,比如银行卡、信用卡的授权金融机构、客户互联网隐私保护机构、客户自行组织的消费者机构等等.

Devinaga Rasiah和Younos Vakil Alroaia等

2011

从安全性、可访问性、高效性、关注度等方面对网络融资的服务质量进行了评价研究,总结出了度量网络融资服务质量的维度变量。

Thomas Meyer

2007

发现利用社交网络中的信息对借款人进行甄选,可以降低贷款的违约概率。

Freedman et al

2014

对Prosper的研究发现社交网络揭露的“软信息”有利于补偿“硬信息”的缺乏。

Scott,John

2015

发现在社会化金融组织中 ,当贷款组织者在为获取更高管理费收入而置贷款风险为次要地位时,将使贷款违约风险加大,如果贷款组织者在参与贷款中所占份额较大时,他就会选择违约概率较小的贷款项目。

Van Heerden K

2014

在南非银行投资有限公司倒闭后,P2P作为银行贷款的替代品,成为了投资组合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金融市场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份额。互联网金融的广泛传播对传统金融业产生显著冲击。

表2 国外关于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机构的影响的研究

学者

年份

关于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机构的影响的研究

Stijn Claessens、Thomas Glaessner及Daniela Klingebiel

2014

认为互联 网金融在全球各地已从不同程度上改变了当地传统金融服务的方式,甚至其金融服务提供者本身,被卷入此次变革浪潮中的,不仅仅有发达国家、新兴经济体,还包括有发展中国家,可以说,所有正在或者开始使用电子商务的地方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而那些尚未有电子金融业务的国家,例如巴西等,虽然其国内基础金融设施相当脆弱,未来也必将被电子金融的风潮席卷。

Franklin Allen、James Mcandrews和Philip Strahan

2009

指出互联网金融的作用有促使金融脱媒、联合银行业、增加信贷等,可在一定层面上补充传统金融体系的不足。

LihuiLin、Xianjun Geng以及Andrew Whinston

2015

称未来金融业的行业内竞争更加激烈,原因在于它使得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业务层出不穷,迫使现有的金融服务以新的面貌形式出现,传统金融机构为保留自身比较优势,就必须找到可超越物理位置及网络服务形式的差异化服务。

国际清算银行( BIS) 货币与经济部门的年度报告

2016

特别对互联网金融对于传统金融体制的双面影响做了详细论述,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促使传统金融体制效率提升,另一方面,也使得后者面临重重考验。对于支付、清算系统在新的环境下如何进行相应监管,报告也给出了若干建议。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虽然至今国内外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内涵与外延尚无统一定论,但已有相当多学者陆续展开此方面研究。概括来讲,广义的互联网金融指代的是传统金融服务向互联网领域延伸,而狭义的互联网金融包括互联网居间服务及互联网金融服务。相对于广义上的互联网金融,更多的学者将研究重点放在了狭义的互联网金融上。

如果从狭义的互联网金融角度来看,其运行模式主要集中表现为P2P、众筹、第三方支付等。

表3 国内关于互联网金融内涵的研究

学者

年份

关于互联网金融内涵的研究成果

谢平

2014

将互联网金融定义为处在传统金融中介与符合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的非金融中介之间的一切金融活动及组织形式。

杨东

2014

对互联网金融的理解是一种以互联网为平台并且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在组织结构及运行机制等方面的新型金融业态。

陆岷峰和刘凤 、闫真宇

2014

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的金融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传统金融机构及各类准金融机构借由网络传递信息,完成包括融资、理财、支付等各项任务。

吴晓求

2017

认为互联网金融就是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来完成投融资的新型运行机制,不过他特别强调了“金融功能链”与“独立生存空间 ”两个概念 ,意指互联网金融并不是传统金融模式的简单变形,其旧有的运行机制已经发生实质性改变。

表4 国内关于P2P的研究

定义

学者

年份

关于P2P的研究成果

当前研究侧重点

P2P模式的本质其实就是一个互联网平台充当中介,以互联网为平台为需要借款和投资的双方提供交易契机。

尤瑞章、张晓霞

2010

对中外P2P( Peer to Peer,也称“人人贷”) 在线借贷进行了比较 ,并对我国P2P在线借贷发展相对落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对于网络金融的机制、特征及其对金融体系的影响研究较少。国外对网络金融的研究要深入一些,如借款人特征分析、借贷成功影响因素、借款人信息保护、网络联保贷款小组组织者欺诈行为等。

李广明

2016

对P2P网络融资平台中具有拖欠贷款行为的小额贷款者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

苗晓宇

2014

分析了P2P网络金融平台的风险问题。

吴晓光、曹一

2015

提出对P2P网络借贷平台加强监管的具体措施。

表5 国内关于众筹的研究

定义

学者

年份

关于众筹的研究成果

众筹是互联网金融的网络融资业务之一,是指通过互联网为企业或个人对公众展示其创意,在争取关注和支持的同时获得所需资金的一种借贷模式。对于互联网金融的融资模式,一直以来都是学界的研究热点

张明哲、黄海龙

2013

先后发表相关文献,指出网络融资业务就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云计算和搜索引擎实现金融资源的供需配置和为资金配置提供相应的信息服务。互联网金融的融资业务以P2P、大数据金融模式、众筹平台等三种典型模式为代表。

王曙光、张春霞

2014

将中外互联网金融融资模式进行集中比较, 并对众筹融资、P2P以及平台小额贷款三种模式做以具体类比分析。

刘英、罗明雄

2014

细化研究众筹平台模式,并得出结论称众筹模式令低成本的快捷融资成为可能,满足不同类型客户需求,进一步填补传统金融模式的空缺。

谢平、邹传伟

2014

通过对网络融资运行机制的深度挖掘,提出以众筹为典型代表的网络融资是一种处在传统银行边界之外的、令交易达到最大可能性的新兴金融模式。

王海全、农飞龙

2016

在其文章中称互联网金融融资业务发展存在风险防范能力薄弱、法规制度及监管存在真空、网络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不到位等问题。

表6 国内关于第三方支付的研究

定义

学者

年份

关于第三方支付的研究成果

第三方支付实质是一个面向大众开放的支付平台,其作用在于充当买卖双方的信用中介,提供信用保证以确保交易顺利进行。

潘静

2013

通过对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实际调研,厘清第三方支付的交易路径,指出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企业要依托金融机构的优势,着重发展移动互联网金融。

鲁佳雯

2013

将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发展划分为启动期、盘整期、高速发展期和应用成熟期四个阶段。

于小洋、高雪林

2014

认为第三方支付应考虑拓展支付渠道、进行零售金融产品的创新以及通过建立线上信用评级体系等进行创新。

杨琦峰

2016

着重研究第三方支付中的资金沉淀问题,并且提出了设立备付金银行、明确利息归属及风险准备金计提等对应方法。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2.研究的基本内容、目标、拟采用的技术方案措施

2.1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为以下七个部分: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3.进度安排

研究工作程序为:总体思路细化、基本原理构想、资料收集、理论专题研究、实证分析、归纳分析、论文撰写、结题。

第4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明确研究目标,了解研究所需数据资料的搜集方式与分析工具的使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4.参考文献

[1] 翟光宇,许安琪.我国小额贷款公司与p2p网贷的比较分析[j]. 辽宁经济,2015(11):51-53

[2] 戚澜译.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策略分析[j]. 品牌(下半月),2015(10) :5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