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视角下的低保政策执行偏差分析文献综述
2020-06-01 15:48:53
社会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但是公共政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阻碍着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偏离公共政策的初衷。当前公共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普遍受到公共政策对象、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公共政策执行体制等因素的影响,使公共政策的执行出现偏差。分析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原因,找出解决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路径,提升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村贫困人口的救助工作,根据我国贫困人口的实际特点,针对性地制定了一系列扶贫政策,在坚持实施扶贫开发不动摇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农村低保制度建设。2007年7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划定了农村贫困人口的界限,并且指出了居民最低保障标准。在党和国家的积极推动下,我国扶贫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由于人口基数大、基础薄弱、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分割等原因,农村地区仍然存在大量的贫困人口。再之,起步晚、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分散等各种复杂原因,目前我国农村低保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笔者以农村低保政策、政策执行偏差、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和平村为关键词,借助CNKI数据库,收集了2000年-2016年的文献,共计23篇,这些文献表明当前我国农村低保呈现出保障对象不断增多、资金投入不断增多、人均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等特点和趋势,核心议题是我国农村低保政策的执行状况研究,下面将从国内和国外的农村低保政策相关研究现状和学者的代表性观点展开述评:
一、国外低保政策相关研究现状
世界上除中国之外的其他国家都没有建立专门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他们都是通过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来帮助低收入者保障基本生活需求。从20世纪40年代起,西方国家相继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社会救助体系,并逐步走上福利国家的道路。英国是现代社会救助制度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制定社会救助法最早的国家。当前,社会救助仍然是世界各国维护社会稳定最基本的政策措施之一。
西方国家社会救助制度的基本特征:一是社会救助制度覆盖范围面较宽。这表现为救助的对象比较广泛,项目安全细致周全。二是社会救助保障水平较高。美国社会救助型受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发达国家中是最高的。美国的保险制度并不完善,却有世界上最为完善的公共救助制度。三是社会救助制度有严格的资格认定。西方各国普遍对救助的对象进行严格的资格认定,使真正需要救助的人得到救助,将不需要救助的人排除在外。四是社会救助制度强调国家的责任观念。社会救助作为一种国家责任在西方国家已深入人心。
就研究来看,英国著名学者伊登认为:必须要全面加大社会贫困人口的救助力度,使他们享有应有的生活水准以及人格尊严。布思系统地对伦敦市贫困线作了划分,提出了社会救助的建议对策。珍妮特#183;霍恩对法国社会救助的转型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分析,并且将分析的焦点从政府推动转移到民间社会推动,认为法国社会救助起源并蓬勃发展的关键是民间社会推动。
二、国内低保政策研究现状
(一) 我国农村低保制度的起源
我国传统的社会救助制度是20世纪50#8212;60年代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逐步形成的。其主要是对城市”三无”人员、生活困难户、60年代精简退休职工以及国家规定的一些特殊救济对象进行的定期定量救济和临时救济,救济的重点在城市。这个时期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主要包括”五保”制度和救灾制度两个方面。2007年,我国正式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二)我国农村低保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