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农村医疗保险报销比例设置之问题与完善——以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为样本的分析文献综述
2020-06-02 19:40:32
文献综述 农村医疗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的一部分,我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3.91%,农村医疗保险,可以使广大农民享受到农村医疗保险的实惠,同时也是社会保障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
参合农民可以选择不同医院就诊,一般采取就近原则,选择不同医院的报销比例也有所不同,一般对住院患者的报销比例比较大,可以分为慢性病、特殊病种、意外伤害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报销比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病致贫、因病反贫的情况。
实行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有利于改善社会成员的生存状况,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当前,我国进入了非常重要而又特殊的社会转型时期。
如何维持社会稳定,维护社会公正,保证和促进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地发展,是社会各界都十分关注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农村医疗保险报销比例设置的改革。
改革开放近30年来,广大农村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农村医疗保险报销比例方面的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
一方面,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经历着一系列重大的社会变迁,传统的养老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形势,迫切需要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转轨。
但是,由于长期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传统养老习惯的影响,我国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建设明显滞后;另一方面,自20世纪70年代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中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人口转变过程,农村也很快进入了老龄社会。
为此必须加强农村医疗保险报销比例设置的建设,积极探索适合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农村实际的农村医疗保险道路。
(一)国外相关研究现状以及经验 通过调查以日本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