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城市融入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2020-06-03 21:52:48
文 献 综 述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在国际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人民的生活平得到了显著的改善,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我国现代化、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近年来,农民工在城市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接踵而至。对于农民工而言存在就业率低、住房得不到保障、户籍落户门槛高、子女教育、失地等困难。对于城市而言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农民工越轨和犯罪率高,影响现代城市的和谐与稳定;农民工的法律意识淡薄,对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农民工普遍受教育程度低下思想较为落后,不利于现代城市化进程中的科学知识普及的问题。农民工市民化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然而农民工市民化所带来的一些列的问题与困难会为农民工甚至城市居民带来诸多困扰,同时也会延缓城市化发展的进程,因此,为了更快更好的将农民工市民化水平与我国的工业水平相匹配,寻求能够解决目前困境的政策尤为重要。本次研究将继续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含义、现状、其发展趋势,其必要性和重要作用,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应对等方面进行讨论,以此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参考。
二、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中国没能像其他西方工业国家那样实现劳动力的一步转移,由此才会出现了大量的农民工。城市作为一定地域范围内物质、资金和技术的聚集地,拥有大量的就业机会、较高的经济收入、较好的物质文化条件和社会环境, 能够产生巨大的辐射力和吸引力。 其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和方便舒适的物质生活对农村劳动力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这是推动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的重要动力[1]。由于转变方式不同,村民市民化有以下类型:1.高考转移户口;2.农民失地后落户城镇;3,农民工进城务工落户。而其中规模最大转变最困难的要数农民工市民化,由于其普遍受教育程度低下,不懂法律知识很难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要想在城市立足难上加难。
本次研究的核心概念是”农民工市民化”,对于这个概念有学者这样定义,农民市民化是指在人口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在地域职业身份、权利、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由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一种过程和状态,其间伴随着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异化[2]。这个定义很好的解释了农民工向市民转化的过程以及进行了何种改变。这个概念有些学者总结,农民市民化不简单等同于户籍转变、地域转移、职业转换,不是让所有农村人口都迁移到城市,而是要让所有人口,无论居住在城市还是农村,都能享受现代城市文明生活 [3]。这个定义似乎与传统的概念有所不同,它以另一个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当今农民工市民化的最新观点。
农民工市民化发展至今它的现状如何呢?有的学者总结,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制约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阻碍农业现代化的顺利实现,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农民非农化,而农民市民化是农民非农化的一条实现途径[4]。有的学者认为,随着党和国家对农村政策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民市民化也逐步由严格限制到有所松动再到今天的合理推动,促使了农民市民化渐渐呈现出了新的发展局面[5]。目前我国农民工市民化遭遇了来自制度、政策、观念等多方面的障碍,市民化状况并不理想。 学术界主要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分别是王春光的农民工”半城市化”状态;陈丰的农民工”虚城市化”和刘传江的农民工”市民化是农民市民化的第二阶段。 ”不论哪种表达方式,传达的一个共同信息是当前农民工市民化程度低,他们虽然已经从事非农生产,但却无法真正融入城市,成为游离于城市之外的特殊群体,成为一个堪与”农民”、”市民”并存的身份类别。可见,农民工能够实现永久性的职业与居住地转变只占其中的极小部分,大部分农民工无法在城市扎根,更无法完成市民化[6]。
农 农民工市民化对我国的发展又有何作用呢?有学者做出了以下总结:第一,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投资;第二,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第三,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有利于促进社会融合[7]。有的学者认为,首先,有效促进农民市民化是实现现代化的有力保障,其次,有效促进农民市民化是改善农村现状的必由之路[8]。还有的学者认为,我国进城务工农民广泛分布于社会的各个领域,是实现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带动农业的有效载体,为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9]。这些学者的观点很好的概括了在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促进作用。
对于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有学者做出了以下研究,一是农民自身观念陈旧进城农民很难完全融入城镇生活。二是农民文化素质不高,劳动技能低下,就业缺乏竞争优势,存在失业的现象。三是农民进城后心理压力大,进城短时间内很难适应。四是农民进城后收入预期减少,农民转市民的过程中的成本支出较高[10]。有学者这样总结,城乡二元结构制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障碍,主要表现为城乡之间的户籍壁垒,以及由此造成的不同资源配置制度及相关问题[11]。有的学者总结了以下几点:第一是子女受教育问题;第二是基本住房问题;第三是,基本医疗和养老问题[12]。有的学者认为,出于对 ”新市民”心理上的警惕与防范,城市居民可能会把一部分资源用于产权保护,从而会增加资源消耗或用于产权保护的非生产性支出[13]。还有学者认为,政府政策上存在偏差,政府对农民工进城就业和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认识极不深刻,简单地将农村劳动力自发在城市寻找就业机会的活动视为”盲流”,从而过多地强调流动人口的负面影响,认为农民工会影响城市人口就业,担心激增的流动人口会带来城市住房紧张、交通拥堵、环境破坏及不利于城市社会秩序的管理等一系列问题[14]。这些学者对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的总结还是很全面的,为农民工市民化的改革找到了动因,提供了参考。
对于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有很多学者提出了意见。有学者提出以下建议:需要统城乡劳动就业, 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 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 , 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 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15]。有的学者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创立城乡一元化户籍制度;第二,改革城乡分离的就业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第三,建立健全农民工培训制度和农民工子女的就学制度[16]。有的学者认为,通过不断的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和触动广大市民和入城失地农民,教育他们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他们的团结意识和大局意识[17];大力宣扬移民精神,宣扬失地农民工不怕苦、不怕累的奉献牺牲精神,号召城市居民向失地农民学习,化解城市居民对失地农民的不和谐心理;用城市化进程中涌现的先进事迹教育入城失地农民,化解他们失地的不满情绪[18]。有的学者建议,加强文化知识教育,提高道德素质,与城市居民建立良好的关系,加强农民的社会资本,重视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创业能力[19]。也有学者提出,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全覆盖,保障农民工平等享有基本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