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化视域下我国农村居民生态环保意识的培养研究文献综述
2020-06-22 22:56:28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以及工业生产的发展,”生态文化”这个名词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生态文化就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
这是人的价值观念根本的转变,这种转变解决了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
在我国农村地区,生态文化带来的影响尚较为弱小,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农村居民生态环保意识普遍低下是主要原因。
近年来,已有学者针对农村生态问题及生态文明的建设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对策及建议,这些对策的提出对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生态文明的建设都具有极其重大的作用。
因此,本课题试图以更深入的角度对我国农村居民生态环保意识培养问题进行更全面的研究。
一、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及农村居民生态环保意识现状 肖敏[1] (2015”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探析”)其研究对象重庆市璧山区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大力发展制造业大大促进了该区的经济发展,然而由于制造业是产业链的底端,产品附加值低,浪费了大量能源,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破坏。
由于缺乏环境保护意识以及观念上的认知,大批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对农村地区的自然承载力和自然修护能力带来了巨大挑战,农村地区的环境不容乐观。
韦银凤[2] (2014”广西农民生态意识培养方法研究”)研究认为农民生态意识缺乏的主要原因分为几大部分。
一是由于农民本身生态意识欠缺,受传统农业生产习惯影响,未能深刻认识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