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管理学类 > 公共事业管理 > 正文

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合作探究文献综述

 2020-06-23 20:59:22  

文 献 综 述 一.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和政治改革的逐渐深入,我国已进入经济和政府职能的转型期,社会矛盾日益凸显。

因此,公共危机作为非常态事件逐渐呈现高发趋势,事件的影响和危害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因此,政府对于公共危机的管理能力至关重要:如果能及时控制住危机,可以获得社会的赞许,民众的支持;如果无法控制住危机,使得危机进一步蔓延,则可能会引起社会动荡,和谐社会的发展脚步也会停滞不前。

2.研究意义 政府想要处理好公共危机,除了自己的力量外,还需要社会大众的参与和支持。

非营利组织作为公民社会的重要组织实体,也应配合政府,积极的参与到公共危机的管理中来。

因此,如何建议一个良好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在公共危机的应对和处理中应当扮演怎样的角色,如何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如何发挥公共危机管理中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如何建立高效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合作机制,是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本文研究和探讨的内容。

二.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在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构建方面,马小军认为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应包括社会危机早期:预警机制、危机决策的情报保障体系、社会危机管理理论研究与研究机构的建立等一系列体制与机制建设;曹芝蓉认为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应当与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相结合,以”有限政府”、”多中心治理”、”服务型管理”等新兴理念为指导,建立常设性的危机管理机构,建立高效的危机信息资源管理体系,培养专业的救援组织,增强社区、民众的危机自救能力等。

我国目前的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已经初步构建:在2005年国务院通过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以及25件专项应急预案和80件部门应急预案。

各省也完成了预案制定工作;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设立了应急管理办公室,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发挥运转枢纽作用。

这标志着我国在中央层面设立了常设的协调机构,确定了国务院统一领导的行政领导体制;在立法方面,早在2003年就发布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条例》,这也是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法律建设的雏形。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