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及对策开题报告
2021-12-11 16:29:5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选题目的:在环境资源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生态环境安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正成为地方政府的必然选择。地方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程。它的重要性、复杂性决定了只能由政府来履行这一职能,地方政府是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构建高效的生态文明建设政府行为体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来看,地方已经具备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同时,由于地方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整个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起着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立足地方,从公共管理视角研究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政府行为,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它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物质基础,更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由之路。它一方面关乎人民福祉、民族未来,另一方面又是中国梦能够实现的长远之计。为此,当前我国的政治制度与服务模式也应当与生态理念相适应。在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层面,生态文明建设与地方政府的宗旨不谋而合。他们的最终目的都是能够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生态文明视阈下,地方政府应当将生态文明观优先作为自己的发展向度以及价值追求。
2. 研究的基本内容
在生态文明的视阈下,研究地方政府行为,做到全面准确的理解。(一)地方政府行为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地方政府行为作为政治上层建筑的动态层面,总是要受到政府所在的外部环境的制约并体现着政府对这些环境的适应。这些外部社会环境条件主要有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政治与经济体制模式等。要准确地分析把握地方政府行为,首先是要将政府行为置于改革的背景下,必须认识到目前我国正处在政治、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
(二)地方政府行为的主体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是由相关机构和相关工作人员构成的。因此,机构设置是否合理完整、管理层次是否适中、组织结构中的职责权利配置是否科学、政府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等一系列因素都直接影响着地方政府行为的实施效果。
(三)地方政府行为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反作用。政府行为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能弄的反作用,作为政治上层建筑的动态层面,它既受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政府内部诸因素的制约,又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任何模式的政府行为都不是被动地适应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的,而是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其反作用表现为规范化的政府行为对社会的协调发展起促进作用,而不规范的政府行为则会延缓甚至阻碍社会发展。3. 实施方案、进度安排及预期效果
实施方案及研究方法
(一)实证分析与理论研究相结合
研究我国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政府行为,要设定政府行为的标准,更要用政府行为的事实来验证政府行为的效果,并根据政府行为的效果阐述政府应该怎样做,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对政府行为进行实证分析。同时,在广泛搜集国内外生态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研究文献基础上,以公共管理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城市生态理论等多学科理论方法,规范分析认识生态文明的概念、内涵、建设目标、系统构成和功能,建立概念模型,系统深入地研究地方政府行为的基本理论和运行机制。
4. 参考文献
[1] 贾卫烈、杨永岗、朱明双:《生态文明建设概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版。
[2] 李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3] 周敬宣:《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