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事件的心理动因分析文献综述
2020-04-01 11:02:00
近年我国群体性事件频发,规模不断扩大,表现形式日趋多样,手段方式趋于激烈,后果日益严重,成为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
理解是和谐的基础。领导干部提高预防与应对群体性事件的能力,需要探究并理解群体性事件心理动因。
动因一:对基本生存需求的维护是群体性事件的核心驱动力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提到”人类一切外在行为都只是手段,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内在本能的需要。”主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的层次越低,于个人生存越不可缺失,其行为驱力也越大。
动因二:对强势群体的仇视与对弱势群体的认同是群体性事件的首要催化剂。
在李春华的《试分析群体性事件群体的构成》提出:”不平等的社会地位滋生偏见”,即出现某社会群体中的个体偏爱和保护自己所属内群体、厌恶,贬损外群体的现象。
动因三:对他人行为追随效仿是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升温计
2002年北京出版的《社会心理学》中认为:”人生来具有暗示、模仿等先天倾向,这种倾向为个人的思考和行为提供源泉和动力。”
动因四:对失真信息的偏信是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助燃剂
由于个人主观意识,个人愿景、情绪的不同,人们在接受、理解、传播信息时,有意无意对外来信息进行加工,导致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被扭曲,出现失真现象。在《谣言心理学》一书中,G 奥尔波特提出:”人们在传播信息时通常呈三个特点:一是磨尖,即传播者对传给他的信息断章取义,只选取其中一部分信息进行加工,遗漏流失许多其他信息,同时重新编排接收的信息,使故事简明概括、利于表达;二是强调,即传播者将细节部分脱落,只留下中心主题,只重视与主题近似或不同的但极为显著的特征,以引起听者的注意;三是同化,传播者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习惯、信念、态度、兴趣、需要、情绪等主观因素对传给他的信息内容与细节再加工,对某些空白与不合理部分加以逻辑的完善、补充,使之更符合自己的人格特点,以提高信息的可信性,然后再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