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政府应急模式探索文献综述
2020-04-13 13:19:15
文 献 综 述
近些年来,世界各国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频发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各国以及地区间的经济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从2003年的SARS病毒事件到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事件再到最近发生的H7N9禽流感事件等,这些严重威胁到人类生命安全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已成为全世界人民不得不关心的热点话题。在非典事件的爆发后,曹康泰学者曾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定义作了一个界定,其主要是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虽然我国在2003年5月7日国务院第7次常务会议中通过并公布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条例》,但在之后发生的几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中并没有发挥其最大的效用,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亟需改进。在面对这些公共卫生危机的严峻形势下,如何有效提高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已成为各国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通过中国知网检索相关文献发现,我国对于公共卫生研究的的论文有62457篇,但是对于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政府应急研究仅668篇,相对较少。因此,本文主要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模式进行探索、研究。
一、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相关界定
从收集的相关文献资料来看,一些学者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进行了分类。根据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以及涉及范围,李飞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释义》中将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而甘华山在《政府危机管理模式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构建》中提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分为结构体系与功能体系两个既相互独立又密切关联的系统。所谓结构体系主要是指一个国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内部运作体系,即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本身所涉及的包括决策、信息、执行、保障等四大系统的处理机制。内在结构体系并非单纯的线性逻辑抑或平面关联,而是一个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和综合性的应急管理网络。所谓功能体系主要是指对应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周期性波动(潜伏、爆发、蔓延、稳定、下降、回复)而进行的指向不同阶段的举措,主要包括预防、反应、扩散、恢复和总结等五方面内容,功能体系是结构体系重要的外显性表征。功能体系的某一点并非对应于结构体系的某一元,而是与四位一体的结构体系发生方方面面的联系。对于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特点,张义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政府应急管理研究》中归纳为具有突发性、公共性、复杂性、严重性、紧迫性、易变性六大特点。而陈曦在《浅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的建立》一文中是这样描述其特点的: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和意外性、突发事件具有公共卫生的属性即群体性或社区危害性、突发事件对公众健康的损害和对社会危害的严重性、突发事件处理的综合性和系统性、突发事件的人为事故性。
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政府应急模式存在的问题
根据我国目前的状况,许多学者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政府应急方面的存在的问题都做了一定的研究。朱恪钧在《论地方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的现实问题及对策》中提到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的应急管理工作还存在着一系列突出的问题: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完善;地方政府专项经费缺口巨大;应急管理资源和力量分散,缺乏有效的联动机制和协调行为;政府独担应急处置工作,忽视非政府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的作用;忽视对公民经常性的应急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
那薇在《面向基层政府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研究》中则对基层政府的应急问题进行了分析,她将其总结概括为:征兆期,缺乏规范的可操作预案系统和制度保障;发作期,各项保障不足、各个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延续期,缺乏对大众的心理救助;痊愈期,未能对受灾群众及时给予赔偿。
清华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SARS 危机应急课题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美国与中国的案例》提到,在应对和管理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运作机制方面,我国当前缺乏一支训练有素的应急反应队伍和相应保障机制,这严重影响及时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变能力和疾病预防控制综合服务能力的提高。
梁莉和王新蓉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建设》中认为应急机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应急体系不健全、运行机制不完善、保障措施不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