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邻避型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其有效治理文献综述
2020-04-18 20:57:18
随着社会公众对自身利益的日益关切,社会公共需求不断增大,政府在经济、社会、人文等方面的服务水平也亟需提升。
地方政府需要兴建许多工业或公共服务设施以满足大众社会生活的需求,比如垃圾焚烧场、核电厂、化工厂、殡仪馆等设施,这类设施在保障人们生活需求的同时,也给周边居民带来一定的负外部效应。
这种利益冲突现象在国外一般被称为”Not In My Backyard”,即”不要在我家后院”,而我国则称其为邻避现象。
近年来我国邻避型冲突愈演愈烈,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突出矛盾、政府治理危机的重要表现。
因此,如何积极有效应对改革进程中不断出现的邻避型群体性事件,提出符合我国实际需要的对策建议与实践安排,健全治理和预防邻避型群体性事件的各种机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局面,确保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已成为当前我国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一项重大任务。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国外学者开始研究邻避相关问题较早,研究群体和队伍也比较庞大,而且研究也逐渐趋于成熟,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针对关键性事件进行细分讨论,运用模型对实践性强的领域进行模型构建分析。
国外学者的研究角度不同而且多元化,学者们从多重视角进行研究。
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概念界定、表现、影响因素、对策等层面,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对邻避现象进行研究,最早提出邻避概念的是 O#8217;Hare(1977),其称之为”邻避情结”或”邻避现象”。
其对于邻避现象的解释就是一些公共设施虽然能够为社会带来便利和服务,却由于设施建造和运行过程中所带来的负外部性,将会导致设施周围民众的反对和抵制,甚至引发民众抗争和群体性事件。
Dear(1982)选取了特殊用地权为研究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