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特大城市社会养老的公共政策创新——以南京为例文献综述
2020-05-16 20:19:31
文 献 综 述
我国自2000年就已经步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我国城市尤其是一些特大城市的人口老龄化程度非常严重,随之而来产生了一系列养老问题,如空巢孤寡老人、独生子女赡养老人压力大、老年人精神需求方面难以满足等等问题。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也已经无法满足当今中国的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需求,这就需要形成一个在传统居家养老模式基础之上的转变和创新的社会养老模式。因此,本次论文主要从公共政策创新角度研究特大城市(主要以南京为例)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会养老问题的特征、需求以及目前所面临的困境,从而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并最终形成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为广义政府等公共部门制定解决特大城市社会养老问题的公共政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目前,学术界对特大城市社会养老模式进行了较多研究,尤其进入新世纪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更是不断涌现,光知网上目前能够查到的文章资料就有8000多篇,且研究较为深入透彻,研究主题也是较为贴近当今社会的发展现实。国内外学者们通过多年的深入研究和探讨,推动了城市社会养老服务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一、 国外研究成果综述:
国外城市社会养老服务模式的研究起步比较早,各方面发展也比较成熟,对于特大城市方面的社会养老问题研究较少,研究的重点是关于城市养老服务模式理论基础、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养老服务影响、城市养老服务社会化的研究。具体如下:
1、关于城市社会养老服务模式的理论基础的研究:
国外学者普遍认为城市社会养老服务理论基础主要有社会支持理论和社会福利多元化理论。
(1)社会支持理论。心理学将社会支持定义为一定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无偿帮助的行为的总和,社会支持主要通过家人、亲友或其它社会成员的人际互动中获得。Caplan在《社会支持视角下失独老人养老问题探究》(1965)中认为社会支持体系是当个人面临巨大压力时,家庭、朋友以及其他群体所能提供的各种关心和支持的总和;Cassel在《社会支持理论》(1976)中认为当个人面临重大压力时社会支持可以扮演关键性角色。具体到老年人的养老服务,Evashwick在《WHO健康定义与长期照顾》(1996)中认为,老年人的资源支持网络的差异及疾病形态程度决定了老年人照顾工作的差异,一般可将老年人照顾体系分为居家式照顾、社区式照顾及机构式照顾三大类,只有将这三种体系整合为一个老年人照顾的完整网络,才能切实满足老年人的全部照顾需求。
(2)社会福利多元化理论。福利多元化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整个世界的经济处于衰退时期,西方国家政府的福利负担过重背景下产生的。Taylor在《论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整合》中(2004)指出,社会福利支出和经济增长的矛盾成为那一时期社会政策制定中的基本问题。Johnson N.(1998,1999)系统的归纳了福利多元主义的理论思想,提出政府不应是福利的唯一提供者,家庭和社区、公共部门以及志愿部门都应该提供社会福利资源。各级政府、家庭成员和亲属、社区居民和社区组织以及互助团体、非盈利机构和志愿组织等都可以提供不同层次社会福利,满足不同的社会福利需求。福利多元主义提出的福利供给责任主体多元化思想,有利于减少政府的负担,弱化政府对社会福利的干预,加强家庭、社区和非营利组织等多元主体在福利供给中的作用,有利于提高福利供给的效率和针对性。
2、关于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养老服务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