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成功创业者个体特质的研究文献综述
2020-05-24 12:33:09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1]。可见,创业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创业的关键在于人#8212;#8212;创业者,然而,并非人人都想创业、敢创业、能创业、会创业,长期以来我国的创业成功率仍然较低。舒尔茨著名的人力资本理论[2],认为人的作用是各种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换言之,在影响创业成败的因素中,创业者的个人特质是关键因素。特别时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长速度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前期刺激政策消化的”三期叠加”等给创业者带来新的挑战,此时,创业者的个体特质显得尤为关键。此外,创业本身就是一项风险极大的事业,回报和投入不一定成正比,少数人能成功,多数人会失败,那么,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义无反顾地选择创业?怎样的创业者才能成功?成功的创业者具有怎样的特点?这些问题的答案都聚焦在创业者个体身上。研究我国成功创业者的个体特质,探索我国成功创业者个体特质的规律,能够为创业者们培养创业特质、助力成功创业提供一个参考方向。
一、有关创业学、创业者特质学术研究的历程
早在上世纪4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开始把创业学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并开设全球第一门创业课程[3],一些学者梳理美国几十年来的创业学研究成果,并据此认为美国的创业学研究已达到成熟水平[4]。
不久之后,在世界另一端的中国,对于创业学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并没有在国际上引起学者的关注和总结。实际上,本世纪以来,我国关于创业的学术研究十分活跃,越来越多不同领域的学者通过学科交叉参与到创业的学术研究之中,并认识到本土化的创业学必须要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多门学科作为支撑[5]。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一批高质量的创业学著作和创业教育体系应运而生,成为我国创业学术研究的标志性成果,特别是高等院校,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们创业实践,形成日臻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
具体到创业者个体特质的研究,至今也有半个多世纪。期间,世界各国学者都取得了丰硕的学术研究成果,但同时各种学术观点都饱受争议,在过去的一段时间中,该项研究内容呈现百家争鸣态势。后来,创业者个体的行为取向、特质取向先后受到学者们的重视。特质取向中,包括自我效能、冒险性、成就动机等各种各样的动机和人格变量,成为一个研究成果丰硕的新领域,备受学者关注。
二、创业者个人特质相关概念综述
1、创业者的概念
”创业者”一词源自西方,其对应的英文单词是”entrepreneur”,英国的《剑桥国际英语词典》将”创业家”翻译为”通过开办自己的企业或者独立地在一个新市场开发而获取利润的人,他们承担了比其他人更大的风险”[6]。而首次对创业者概念进行定义的是法国经济学家萨伊[7](Say 1775),他认为创业者在经济活动中充当着代理人的角色,目的是将经济资源从生产率较低的区域转移到生产率较高的区域。”创新之父”熊彼特[8](1934)给创业者赋予创新的形象,他认为创业是一个实现创新的过程,创业者的职能就是将生产要素进行重新组合,即新产品、新组织、新市场和新工艺的组合。
我国学者对创业者也有一定的定义,汪翔、张平[9](2014)将创业者归为两类:一是指创新企业或者即将要创办企业的负责人或领导者;二是企业家,即为现有企业中负责经营或决策的领导人。对当前企业家的定义,越来越强调创业者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创业者和企业家密不可分。
2、创业者特质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