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管理学类 > 工商管理 > 正文

国家大学科技园评价体系构建与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

 2020-04-11 17:26:07  

一、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概况论述

(一)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概念

国家”十二五”规划把坚持”创新驱动”作为未来五年的重大发展战略,而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是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以及高新区二次创业的主要创新源泉之一,所以对于大学科技园怎样又好又快发展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1]

大学科技园的概念是由西方发达国家引入的, 目前,对大学科技园的概念还没有形成一个权威、统一的阐述。美国斯坦福大学原校长弗雷德里克#183;特曼认为,大学科技园是一种新型的技术专家社区,这种社区由高科技企业和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形成强大智力支撑的大学组成[2]。美国大学科技园协会(AURRP)在对大学科技园的定义中提出,大学科技园应全部或部分由一所大学或几所大学相关的机构或与大学具有合同或其他正式关系的机构所有,以科研实力雄厚的大学为依托是大学科技园的一大特色,依托大学的知识、人才和科技优势,利用大学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积累的人文环境区域特征和基础设施条件,真正形成知识经济规模效益,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3]。而我国,在借鉴国外的经验以及结合自身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实践基础上也对大学科技园的概念有了特色的见解。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在《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定位》一文中指出,大学科技园是以研究型大学或大学群为依托,将大学的人才、技术、信息、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综合智力资源优势与其他社会资源优势相结合, 为推动知识生产、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和培养复合型创业创新人才提供服务,实现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组织[4]

在我国,大学科技园体系是由国家级、省级和高校自办的三级大学科技园组成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则是整个体系中的代表。关于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概念阐述,得到较多认可的是国家科技部发布的《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和管理办法》给出的定义,国家大学科技园是以具有较强科研实力的大学为依托,将大学的综合智力资源优势与其它社会优势资源相结合,为推动高等学校产学研结合、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服务区域经济提供支撑的平台和服务的机构。

(二)我国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大学科技园作为教育、科技和产业一体化发展的一种经济、社会现象,最早发韧于 20 世纪 50 年代的美国。自从美国斯坦福大学创办世界上第一个大学科技园#8212;#8212;斯坦福研究园,嗣后发展成为闻名于世的硅谷以来,世界各国和地区竞相效仿,纷纷设立了各种形式的科技园区[5]。我国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开始探索建立大学科技园,1988年,东北大学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大学科技园#8212;#8212;东北大学软件园[6]。2001年5月,东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等22家大学科技园成为全国首批被科技部和教育部联合认定的”国家大学科技园”。 根据科技部公布的数据,至 2011 年底,已先后建立了大量的不同形式的大学科技园,其中国家大学科技园达 83个(不包括2011年度国家大学科技园评价结果中需整改的厦门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山西中北国家大学科技园以及被摘牌的南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涵盖了全国20多个省(区、市)的40多个大中城市和120多所高校。

在这十来年里,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还是很快速的。但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尚处于初步摸索阶段,差距仍然比较悬殊,尚有很多亟待完善之处[7]。对于我国大学科技园目前存在的问题,许多学者都发表了看法。有学者认为,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大学科技园企业集群化趋势不明显、大学科技园中介功能问题、政策导向不确定和政府协调不够是主要的几个问题[8]。有学者认为,大学科技园的运行还存在许多困难,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缺乏人才、缺乏风险投资资金、缺乏支撑体系和社会环境以及没有实现学科优势互补[9]。也有学者认为,部分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定位还不够鲜明准确、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建设和运营的风险投资及退出机制不健全、缺乏适合自身的政策优势、管理队伍水平不高及大学科技园的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磨合是阻碍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几大因素[10]。还有学者认为,大学科技园目前还存在以下不足:政府在大学科技园发展中的作用未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待完善、资金不足阻碍了大学科技园的快速发展、依托高校师生参与科技园建设的程度不高等[11]。虽然各学者的看法不尽相同,但我们可以把这些问题归结起来,主要表现为:功能定位不够明确、优质科技成果资源不足、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水平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待完善、软环境与服务支撑体系有待建设完善、园区文化建设薄弱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