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管理学类 > 会计学 > 正文

P2P网络借贷的风险识别分析

 2022-10-24 10:34:04  

论文总字数:31928字

摘 要

P2P网络借贷平台主要是针对于有资金需求的个人以及中小企业,它主要凭借其低门槛,高收益,便捷高效的特点,在近几年中快速增长。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群选择网络借贷这一方式,P2P网络借贷平台倒闭,老板卷款跑路,非法进行集资的问题却越来越多,这导致了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面临了极大的风险。

本文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梳理出选择P2P平台时可能面临的运营风险、道德风险、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并借助logistic二元回归的方法对风险进行识别,帮助投资者识别出对平台风险影响较大的因素分别是平台背景、高管中金融从业人数、高管中硕士以上学历人数、信息披露数、综合收益、资金存管,并针对风险提出相应对策主要是选择背景强硬的平台、选择团队能力强的平台、选择透明度较高的平台、选择合理收益的平台、选择有第三方资金存管的平台,以期为投资者规避风险并选择合适的平台提供借鉴。

关键词: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风险识别;平台选择

Risk Ident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P2P Network Lending

Abstract

P2P online lending platform is mainly aimed at individuals with capital needs and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t has been growing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due to its characteristics of low threshold, high yield, convenience and efficiency. However, as more and more people choose the online lending method, the P2P online lending platform collapses, the boss runs away with money, and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problems of illegal fund-raising, which leads to investors facing great risks when making investments.

This arti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vestors to tease out when selecting a P2P platform could face of operational risk, moral risk, default risk, liquidity risk, and with the help of a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methods of risk identification, help investors identify the platform risk influential factors are the background, the number of executives in the financial industry, the number of master's degree or above in the executive, the number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the comprehensive income, capital depository,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risk mainly choose the platform with strong background, strong team ability, high transparency, reasonable income and third-party fund depository,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investors to avoid risk and choose the right platform.

Keywords: P2P Network Lending; Platform Risk;Risk Identification ;Platform Choice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 论 5

1.1 研究背景 5

1.2 研究意义 6

1.3 研究方法 6

1.4 论文内容及框架 6

第二章 文献综述 8

2.1国外研究现状 8

2.2国内研究现状 8

2.3文献评述 9

第三章 P2P网络借贷的风险来源 11

3.1 运营风险 11

3.2信用风险 11

3.3 违约风险 11

3.4 流动性风险 12

第四章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13

4.1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13

4.2 基于 Logistic 回归分析模型的实证分析 17

第五章 为投资者选择平台提供建议 21

5.1选择背景强硬的平台 21

5.2选择团队能力强的平台 21

5.3选择透明度较高的平台 21

5.4选择合理收益的平台 21

5.5选择有第三方资金存管的平台 22

结 论 23

致 谢 24

参考文献(References) 25

附录 26

第一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P2P网络借贷是一种将小额借贷与互联网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金融组织形式。P2P网络借贷的主要运作形式就是将投资者的闲散资金聚合起来出借给有资金需求的人群,这种形式的借贷方式不仅满足了有资金需求的部分人群,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家征信体制的发展,更是提高了社会中闲散资金的利用率。小额借贷这一概念最开始是由穆罕默德·尤努斯教授提出的“乡村银行”而来,后来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货币数字化,这便导致了小额借贷与互联网的相结合。在2005年3月,英国人理查德·杜瓦、詹姆斯·亚历山大、萨拉·马休斯和大卫·尼克尔森共同创造了Zopa这个网站并在英国开始试运营,这是全球第一家P2P网络借贷平台,平台提供的主要服务是P2P的社区贷款。在Zopa之后,prosper平台于2006年2月在美国成立。Prosper的特殊之处在于它对借款人的身份审核的效率非常高,这是因为美国的征信体制发展的相当完善,所以借款人一旦通过身份验证就可以获得借款。Prosper是美国第一个P2P借贷平台,目前已经拥有超过一百多万名会员以及超过三亿美元的资助贷款。这两家P2P网贷平台是欧美国家的典型代表,且二者的运作模式相似,都是通过用户所支付的交易费用获利。之后,各种经营模式的P2P网贷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2007年,我国第一家P2P网贷平台拍拍贷在上海成立。在之后的几年里,很少有投资者在网贷平台进行投资,一直到2010年才有投资者对网贷平台进行投资。2011年,P2P网贷平台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一批又一批的网贷平台争相出现。直到2012年中国的P2P网络借贷平台进入了爆发时期,网贷平台的数量快速增加到2000余家,其中交易量较多的有好几百家。截至2012年底月成交金额已经达到了三十亿元,投资者的数量更是达到了四万余人。到了2013年,网络借贷平台的数量更是以惊人的速度快速增长,但是平台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所带来的后果是资金的平衡被打破,资金失衡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国内的P2P平台正处在初期发展的阶段,对于他们的监管主要是由“中国小额信贷联盟”进行的,但是并未起到关键监督的作用,并且我国缺少对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关于P2P行业的法律法规也尚未制定,所以这致使我国P2P行业长时间处于“无门槛、无监管、无标准”的三无状态。这也直接导致了我国P2P网络借贷行业频频发生非法进行集资、平台倒闭、非法卷款跑路等事件,尤其是“高利贷”、“校园贷”的高额利息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暴力催收等问题引起了社会对网贷平台合法性的强烈关注。直至2015年年底,银监会起草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稿中主要确定了网贷行业监管的总体原则,主要是依靠市场自律,其次加以行政监管,还取消了P2P网贷平台的准入门槛监管,改成用负面清单进行管理。负面清单中主要明确了网贷平台不可以非法设立资金池、对公众存款进行非法集资、不可以提供担保或承诺保本保息等十二项禁止性行为。在十九大前后,政府已经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系统性的布局,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经营多次提出需要持牌经营,且金融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服从经济社会的发展而非个人利益。直到2017年7月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决定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这一举措也是从国家层面去加强了金融监管的地位。委员会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针对近期网贷平台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互联网金融风险的专项整治。其中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下发《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明确了P2P网络借贷的统筹监管,至此我国开始正式实施了对网络小额借贷的清理整顿工作。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31928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