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初探文献综述
2020-04-12 08:50:27
一、国内成长性评价研究综述
张炳坤(1998)根据企业成长性的特征及影响因素,选取了若干财务指标,用”净资产收益增长率”反映公司收益增长的成长能力、”主营利润比例”反映主营收益稳定性的成长能力、”主营收入与主营利润增长同步率”反映公司成本控制水平的成长能力、”利润保留率”反映公司扩展潜力的成长能力。[1]
吴琳芳(2011)通过盈利能力、营运能力、现金流量能力和偿债能力四个指标运用回归分析法对64家机械设备类公司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上市公司成长性与盈利能力呈正相关性,与偿债能力呈负相关性,而与营运能力及现金流量能力均不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性。[2]
梁毕明(2012)从风险水平、现金流量、盈利能力、长短期偿债能力,发展能力、营运能力六个发面,选择资产负债率、综合杠杆、每股收益、市盈率等12个财务指标建立评价体系,并通过因子分析法,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性进行定量分析,认为行业差异对企业成长性影响不大,成长性与单个财务指标排序较为接近,成长性差异影响因素较为复杂。[3]
惠恩才(1998)从微观财务与宏观总结两个方面初步分析了影响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多种因素。他认为影响公司成长性的内在因素包括:公司在同行业中具有的优势、公司的产品优势、公司的财务优势、公司的决策体系及开拓精神;外在因素包括:国家的宏观调控及政策倾向、公司的市场需求状况、公司的特殊优惠政策及其他独特优势、公司的集团控股优势。另外,他还用企业盈利水平、利润相对额、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指标评价上市公司成长性。[4]
欧丽君(2011)构建了一套由内生性评价指标和外生性影响因素组成的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内生性评价指标进行计算得出了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综合排名和重要分项能力排名。对影响企业成长综合得分的重要分项能力进行识别,发现在影响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综合得分的各分项能力中,盈利能力、成本获利能力、资金运营能力和研发能力是权重最大的影响指标。[5]
陈爱成(2012)结合中小企业特点从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两个方面综合分析,并选取了三家样本公司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盈利能力是最具影响力的指标,发展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排第二,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相对较弱,管理能力排名最末。[6]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中小企业司、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司、中国企业评价协会联合课题组(2001)提出了一种专门评估成长性中小企业的GEP评价法,采用二维判断模型,从两个方面同时考察企业变动状况,从空间方面正确反映企业在本行业时点状况所处的地位;从时间方面,考察一段时间内企业连续成长的速度和质量,并通过此评估法以企业实际财务指标为直接依据建立包括发展状况、获利水平、经济效率、偿债能力和行业成长性5大类指标。[7]
周国红、陆立军(2002)从产业环境、技术环境、法律和政策环境、融资环境等8个方面提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环境评价指标体系。[8]
朱和平、王韬(2004)根据创业板市场中小高科技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的特点,设计了包括财务潜力、人力资本力量、市场和公共关系能力、技术与创新能力4个层面20项指标构造的成长性评价体系。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为客观地评价和测试企业的成长状况和潜力。[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