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开发进程中的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研究
2023-05-15 09:37:11
论文总字数:11260字
摘 要
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实质就是保护传承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血脉。本研究以梅葛文化为例,对旅游开发进程中梅葛文化传承主体的选择、旅游开发对梅葛文化的影响、以及“梅葛文化”品牌旅游开发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梅葛文化在旅游发展时出现的问题,建议实行“前台、帷幕、后台”的开发模式、建立彝族生态博物馆并培养梅葛文化传承人,在确保梅葛文化传承的条件下适度地进行旅游开发。关键词:旅游开发,梅葛文化,传承与保护
Abstract: The essence of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national culture protection is inheriting the spirit and blood of the country, the nation"s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MeiGe culture, for example, this study on tourism development MeiGe cultural inheritance in the process of subject selection, influence on MeiGe culture tourism development, as well as "MeiGe culture" brand the status quo of tourism development are analyzed. For MeiGe culture in tourism development problems, suggests "the front desk, the curtain, the background" development mode, establishing the yi and cultivate ecological museum MeiGe cultural inheritanc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ensure MeiGe cultural heritage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rately.
Key words: tourism development,MeiGe culture,heritage and protection
目 录
1 引言 3
2 民族文化传承和旅游开发 4
2.1 旅游开发与文化传承 4
2.2 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 4
3 梅葛文化在旅游开发背景下的传承与保护分析 5
3.1 梅葛文化的传承现状 5
3.1.1 梅葛文化的分类 5
3.1.2 梅葛文化的传承危机 5
3.2 旅游发展中梅葛文化保护主体的选择 6
3.3 旅游发展开发进程中梅葛的传承与保护分析 7
3.3.1 节庆活动促进旅游发展 7
3.3.2 “梅葛文化”旅游品牌的树立 8
3.3.3 打造梅葛文化旅游圈 8
3.3.4 梅葛文化的多元化传承 8
4 关于旅游开发进程中的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途径 9
4.1 民族生态博物馆的建设 9
4.2 实行“前台、帷幕、后台”功能分区 9
4.3 培养文化传承人 10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4
1 引言
中国是多个民族组成的共同体,各民族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文化和传统,形成了大量的极具特色和个性的文化遗产。文化遗产作为前人留下的财富,是一个民族存在的基础,也是其生存的标识。一个民族能否不断地继承并发展属于自己的民族文化,特别是传承本民族的文化遗产,直接关系到这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旅游业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途径之一。[1]随着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对民族文化的研究也逐渐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在国外有关民族文化的文献中,原真性是西方学者研究的难点与重点问题。 “原真性意味着传统文化和原生形态,真实感,真正的,或者唯一的。”[2]但是旅游目的地为迎合游客的需求,在发展旅游时忽略了原真性,采取了“舞台化”[3]的表现手法。这些现象被西方学者描述为几种相似的概念:Daniel J. Boorstin称为“假事件” [4]、 Jafar Jafari提出了旅游的“迪斯尼化”、“麦当劳化”[5]、FrankA. Salamone描述为“传统的凝固”[6]。这样,导致了“文化符号本身在审美、精神需求方面的逐渐枯竭”。[7]大部分西方学者便一度认为旅游者走进民族社区是一种文化繁殖,旅游开发对民族社区文化的影响是完全负面的。[8]随着研究的深入,西方人类学者的态度转向认为“旅游是一种涵化和发展形式”;[9]社会学和经济学家则得出“总体上积极的前景”[8]的结论。这是一个追歼认识到旅游是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是“相关”关系而非“因果”关系的过程。[10]
国内的学者们更注重的是如何有效的保护民族文化。一些学者提出了民族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的模式;[11]马晓京“针对生态博物馆的模式”,提出了“建立民族生态旅游村”的构想;[12]另外,吕一飞、郭颖提出建立文化保护区的模式[13]对民族文化进行保护,而这一构想受到刘晖的质疑。[14]田茂军指出,在民俗旅游中,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是一个辩证的关系:保护是开发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保护了,才有可能进一步的开发;合理开发也是一种保护,是一种发展性质的保护,而过度开发则是对文化的破坏和摧残。[15]张晓在研究西江的个案时强调,西江在搞旅游开发之前就要有措施先把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开展起来。 [16]综合各个学者的研究来看,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的影响是双重的:积极影响主要是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增加了居民收入、为传统文化保护提供了动力和实践经验;[17]消极影响则主要体现在破坏了脆弱的原生态文化环境、造成民族文化的同化、商品化、庸俗化、舞台化,等等。[18]
本文界定民族文化为:各民族在其历史过程中创造并不断发展的具有特色的文化。保护和传承文化就是保护国家、民族的精神血脉,而其意义所在,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宣扬,更是对于我国民族文化的保护与研究。
2 民族文化传承和旅游开发
2.1旅游开发与文化传承
旅游开发是为提高旅游地的资源吸引力而进行的一系列的建设活动。在进行旅游开发时,要遵循旅游开发的原则,强化旅游开发的理念,明确旅游开发的主体,分析旅游开发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来进行旅游规划。文化传承的实就是文化再生,它是该民族对自身的完善,而不是单独的个人行为。文化传承也是民族意识的积累,是组成民族认同感的重要部分,具有强制性和非选择性。
民族旅游则是把少数民族及其特有的风俗习惯包装成旅游产品,以此满足游客需求的特殊形式。民族旅游以民族文化的差异作为吸引力,以文化的相互作用为过程,以不同文化的交融作为结果,具有民族性、神秘性、多样性等特点。民族旅游是以人文环境作为旅游资源的新型的旅游方式,其中的民族文化不仅仅是民族的代表符号,更是民族文化得以传承的空间。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126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