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期中国劳动关系的现状和特点研究文献综述
2020-04-04 12:49:49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由于中国劳动关系的现状和特点研究对我国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所以相关的研究比较多,综合起来主要就是对经济体制转型背景下我国劳动关系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及应对策略进行了论述。
一、对经济体制转型背景下我国劳动关系所面临挑战的研究
在经济体制转型背景下,非公有制企业不但在数量上占绝大多数,而且其对就业的分担作用也是绝对的。我国人口总数世界第一,有且存在明显的二元结构,解决农村人口就业不仅关系社会的稳定,而且关系中国经济能持续发展,中国城镇化能否推进,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因此把此项内容作为研究对象的人也比较多。
尹庆双和曹满云(2009)指出:和谐社会的政策导向,劳动合同法规制与经济危机的迅猛冲击,引致了企业劳动关系的政治、法律和经济环境巨变。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成为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重要课题,人力资源管理须将和谐劳动关系管理纳入自己的职能范围。然而,增加这一新的职能,当前的企业管理理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和制度都可能面临巨大的挑战。企业应根据和谐劳动关系建立需要,调整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理论、理念和制度,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
温春继(2010)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逐步形成。非公有制经济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最具活力的部分之一。它不仅对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满足人民多样化需要,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吸纳了大量企业下岗职工,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但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使出资者的资本逐利本性与劳动者利益消长的矛盾日益紧张且呈普遍化趋势,劳资关系问题已经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乔健(2011)指出:转型初期各具特点的不同所有制企业劳动关系在主体构成、劳动标准、协调机制等方面出现趋同的趋势, 也反映了市场的影响力。但是, 在市场化的同时, 我国劳动关系也存在非市场因素的影响, 最为突出的是国有垄断企业的劳动关系。那些控制经济发展命脉的国有垄断企业, 通过其行政垄断地位、政府财政补贴和少缴利税, 其正式员工的薪酬和非货币收入普遍高于社会平均水平, 行业间收入差异巨大, 与企业大量使用的劳务派遣工相比, 也存在明显的同工不同酬现象。
李桂华(2011)认为:从目前来看,社会不稳定因素中,最集中的问题就是劳动关系问题。回顾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历程,发展是快速的,成绩是显著的,特别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然而,经济发展方式却是粗放的,是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是外延式的。这种外延式发展引发出许多不和谐问题,如生产与消费的不和谐,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生态破坏与经济发展的不和谐,道德滑坡、理想迷失、信仰混乱与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不和谐,人的物化与人性的回归、人的全面发展的不和谐,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知识资本的不和谐,因延长劳动时间、拖欠和克扣员工工资、忽视劳动福利和劳动安全保护、不关心人、不尊重人、不重视人的价值、不注重员工个人能力的发挥与员工的发展而引发的劳动关系不和谐等。这些不和谐问题严重影响着人的全面发展、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二、对经济体制转型背景下我国劳动关系所面临机遇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