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企业生产人员薪酬体系设计文献综述
2020-04-15 21:07:27
1、目的及意义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我国的制造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可追溯到夏商周时代的治铸业、夏朝的造船业、西周的纺织业、商周的制瓷漆业和酿酒业、西汉的造纸业和春秋的煮盐业等等。较闻名的还有西汉的“丝绸之路”,它将内地的丝绸、瓷器、铜镜和茶叶传入西方。十五世纪以前中国制造业引领世界风骚,丝绸和陶瓷是中国制造业的骄傲。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主体,左右着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有识之士在鸦片战争后推行“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等理念,现代制造业在民族危难中诞生,从军事设备到交通运输,再到民用消费品。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里引进了苏联等国的156个制造业的重要项目,它们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制造业是我国最大的产业,分类有很多,本文研究的是一个小型服装制造企业,属于小型企业。中国的制造业呈现橄榄型,中小企业占了绝大部分,这个部分企业多,员工多,涉及面广,关系到制造业的整体水平,影响到就业状况和社会稳定。而制造型的企业里最多的就是生产员工,这类企业想要长久的发展,必然要在创收的同时拥有一批稳定且与岗位相匹配的生产员工。现在很多人都不愿意去工厂工作,更愿意做快递或外卖配送等工作,大城市的生产员工近几年流失了很多,企业想要留住员工的必要条件是应有一套有吸引力的薪酬制度。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经济新常态下,小微企业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据2016年的数据显示,我国新增城镇就业岗位达到了1058万,几乎全部的新增就业都在小微企业中,这些就业岗位遍布所有的行业。而小微企业进入的门槛较低,制造业工人更是简单的面试过后就能直接入职工作,所以一旦生产工人的薪酬激励体系没有吸引力,员工的流动性就会增加,致使经营不稳定。根据《2012年中国小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报告》的数据显示,小微企业人员离职的主要原因是待遇低,并且大部分企业的年终奖励分配与个人表现无关。制造业企业面临着一个难题,如何用有限的成本和资源留住员工,尤其是占比最大的生产员工。
武汉受益于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制造业的发祥地。武汉的制造业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高新技术、汽车及零部件、冶金工业、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和食品烟草、生物医药、防止服装等优势产业,产业规模也在不管扩大。武汉的工人数量众多,多数来自农村,由于文化水平不高,只能做简单的类似流水线生产工作。由于员工选择企业的一个必要因素就是企业的薪酬,企业如何不被市场淘汰,薪酬体系的优劣起着关键作用。Z企业是坐落在武汉郊区的一个小型服装制造型企业,除了几个管理人员,其他的全部是生产人员。本文以Z企业生产人员的薪酬体系为切入点,分析该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研究薪酬设计的流程并优化该岗位的薪酬体系,具有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对薪酬问题的研究可以分为两类:经济学和管理学。经济学的角度对薪酬管理的研究称为工资理论,或称为工资理论与工资管理。这个角度对薪酬的研究可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宏观的,即各类型的国民收入分配比重的研究,如政府、企业和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这部分的研究多数是社会机构在做,比如国家统计局和科研单位,因为这方面的研究涉及面广,数据及其多,工作量也很大,不是个人力量可以完成的。另一个部分是微观的,如居民收入差距及造成差距的原因。这部分对于收入分配差距的研究很多个人和机构都在做,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收入分配差距的评价,二是对形成收入差距原因的研究,三是对于收入差距的国际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