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企业类型甄选研究毕业论文
2020-02-15 11:57:33
摘 要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正确引导大学生就业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本文以不同类型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前期在阅读文献并了解大学生就业状况的情况下,基于大五人格量表和自我调节焦点量表设计问卷,在此基础上通过选择武汉5所高校发放220余份调查问卷。利用三步法分析了我国大学生性格特点与企业选择之间的关系以及调节焦点在其中起到的中介作用。研究表明,不同性格大学生倾向于不同类型的企业,薪酬待遇和发展空间在就业影响因素中最为重要,性格特点对企业类型的选择影响显著,并得出以下结论:大学生性格特点对企业选择有显著影响、调节焦点在大学生性格特点与企业选择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建议大学生在选择企业之前理清就业观,不盲从方能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企业。
关键词:大学生;性格特点;调节焦点;择业选择
Abstract
The employment problem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become a hot issue in society. Correctly guiding 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can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is paper takes different types of college stud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n the early stage, after reading the literature and understanding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based on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Scale and the self-regulating focus scale design questionnaire, on the basis of this, through the selection of more than 220 universities in Wuhan Questionnaire. The three-step method is use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choice of enterprises and the mediating role of the adjustment focus.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different personality college students tend to different types of enterprises. The salary and development space ar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in employment factors. Th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choice of business types, an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draw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personality are significant for business choice. The influence and adjustment focus play a regulatory rol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business choice. On this basis, it is recommended that college students clarify the concept of employment before choosing a company, and not blindly find a company that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m.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Adjustment focus;Career choice
目 录
第1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 1
1.3研究意义 2
1.3.1理论意义 2
1.3.2实践意义 2
1.4研究方法 3
1.5技术路线图 4
第2章 文献综述 5
2.1择业观的研究现状 5
2.1.1国外研究现状 5
2.1.2国内研究现状 6
2.2影响择业的因素研究 6
2.3调节焦点理论的研究 7
2.4本章小结 7
第3章 研究模型与研究假设 8
3.1研究模型 8
3.2大五人格与择业的关联性 8
3.2.1神经质与企业选择 8
3.2.2外向性与企业选择 9
3.2.3开放性与企业选择 9
3.2.4尽责性与企业选择 10
3.2.5宜人性与企业选择 10
3.3中介检验假设 10
3.4假设汇总 12
第4章 数据收集 14
4.1研究对象 14
4.2问卷设计 14
4.3测量工具 15
4.4描述性统计 15
第5章 数据分析与结果 17
5.1信度与效度分析 17
5.1.1信度分析 17
5.1.2效度分析 17
5.2性格特征与企业选择的相关性分析 19
5.3大五人格对择业选择的回归分析 21
5.3.1对薪酬水平的回归分析 21
5.3.2对稳定性的回归分析 22
5.3.3对晋升空间的回归分析 22
5.4调节焦点的中介检验 23
5.5假设检验结果 27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28
6.1结论 28
6.1.1大学生性格特点对择业选择有显著影响 28
6.1.2调节焦点存在中介作用 28
6.2理论贡献与创新 29
6.3管理启示 29
6.4不足与展望 30
参考文献 31
附录 33
致 谢 36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自1999年全国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以来,大学生毕业人数呈每年累积递增态势, 2018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又创新高,达到820万人。因此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成为许多学者的重点研究对象。
影响大学生择业的要素有很多,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地理位置因素等外部环境因素,还包括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成就动机等个体内部因素以及国家政策、经济发展状况、政治关系等客观因素。影响因素的复杂性造成了研究的困难性,也导致了大学生实际就业时的盲目性。虽然影响因素众多,但不可否认的是单一因素的影响依然存在深入研究的价值,性格特点是每个人身上独一无二的特质,作为一个影响大学生择业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还没有得到深入有效的研究,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性格特点对大学生择业的影响越来越显著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原因在于人才市场信息渠道更趋于完善,大学生就业渠道相比与过去更加的丰富,这就意味着就业选择更多,这样一种情况下择业已然不是一些客观因素就能决定,更多的是主观因素,性格特点无疑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另一方面的原因在于,现在面临就业大学生普遍为95后,这一代人从小接受的就是素质化教育,并且大多为独生子女,良好的教育和生活条件让他们的性格特点相对于上一代或者几代人来说更加鲜明,个体之间的差异愈加明显,导致对择业结果的影响越来越大。
大学生渴望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企业希望找到能够胜任工作的大学生。但是如何更好的匹配大学生与企业工作岗位,目前还处在研究阶段。不管是薪酬水平、晋升空间、还是工作稳定性,都会影响大学生对企业的选择,只有分析出其中的影响机制才能更好的帮助大学生进行就业。促进焦点让个体更加注重收益而防御焦点让个体注重规避风险,调节焦点是否会在择业过程中起到影响作用,我们还不得而知。
目前关于大学生性格与择业选择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还不够深入,大学生究性格特点如何影响到择业选择,其中自我调节焦点在影响过程中起到怎样的调节作用成为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
1.2研究目的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然不是个人问题,成为家庭、学校、个人、用人单位的共同难题。如何提升大学生对自身性格特点的认识,如何完善大学生的择业观,如何让大学生分辨企业是否适合自己成为本文的首要目的。本文试图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大学生的人格特质会对择业形成怎样的影响。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避免盲目就业;使学校能够根据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使用人单位更加了解大学生的就业意向与单位需求之间的差异性。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就业以及提升就业满意度。本文目的在于:(1)对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择业选择问卷调查,收集数据;(2)在问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对性格特点与择业选择进行研究,探讨其中的影响机制。(3)分析出防御焦点和促进焦点在影响过程中起到的中介作用。
1.3研究意义
大学生作为社会人才资源核心输送来源,是我国重点培养对象。深入研究性格特点对大学生择业选择影响对我国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都是有益的。因此,研究大学生性格特点对企业选择的影响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3.1理论意义
本文在参考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在调查了大学生性格特点和择业选择倾向的基础上,从大五人格、自我调节焦点两个方面对如何帮助大学生合理就业剖析。具有以下两条理论意义:
- 本文主要研究自我调节焦点在性格影响择业过程中的调节作用,有助于深入研究自我调节焦点在就业过程中的影响机制。
- 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大学生性格特点与企业选择之间存在影响路径,证明大学生性格特点与企业类型的选择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从而为大学生就业和用人单位招聘提供了理论支撑。
1.3.2实践意义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培养和性格特点的完善对社会、对学校、对就业单位的现实意义都是极其重要的,对象不同,具有的现实意义也就不同:
- 对社会来说,本研究有助于对大学生人才更合理的引导和使用,推进了就业相关的民生问题的解决
- 对学校来说,本研究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者安排就业指导课程提供了参考。同时,帮助老师对学生进行就业心理辅导,缓解就业压力。
- 对就业单位来说,确定大学生性格特点与企业类型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优化企业与大学生双向选择过程,从而促进用人单位更加高效的招聘,促进大学生更加顺利的就业。
1.4研究方法
(1)文献归纳法
通过各种渠道,阅读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了解对国内外的大学生择业研究,归纳出哪些要素是影响大学生企业类型选择的,了解其中的影响机制,选择合适的量表进行人格特质分析。
(2)问卷调查法
根据文献归纳结果以、人格特质量表及RFQ量表设计问卷,选择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大学生进行随机发放得到原始数据,进行SPSS统计分析。
1.5技术路线图
通过整理和思考,本文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研究,结合理论假设进行假设检验,得到的技术路线图如下:
图1.1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文献综述
根据第一章提出的问题,我进行了文献查阅,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对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结论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将文献查阅结果归纳如下:
2.1择业观的研究现状
2.1.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择业观研究要早于国内,并且相对于国内更早形成了公认的研究成果。到目前为止,国外对大学生择业的研究依然处于领先地位。当然这些研究成果也给国内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国外关于择业观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初,有两位学者关于择业观得出了较为著名的结论。其一是帕森斯的特质因素论,提出了人职匹配的思想,他认为每个人的人格特质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不同的人格特质适用于不同的工作,利用工具测量出个体的人格属性可以帮助个体进行职业选择。在此基础上Charttand、Bertok(1993)[23]提出了认知-互动观理论,这一理论包括来访者认知、人格以及人际关系。后续的研究大多基于特质因素论开始的;其二是霍兰德的职业类型理论,与特质因素论不同的是,它将人格分成了六种不同的类型,每一种类型的人在选择职业时的表现有着很大的区别。这一理论对大学生根据自身的性格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提供了方向。
国外的学者对大学生择业影响因素也有着深入的研究。学者对全球各地的大学生就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国家、社会、学校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显著,但是就某一特定地区的大学生而言,因为文化的关系,这些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又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就东西两方而言,西方的大学生更加喜欢在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领域工作,认为这样更能实现自我价值;而东方国家的大学生,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对他们择业的影响远远超过兴趣爱好。这种区别与社会发展和文化差异有很大的关系,但是随着文化的融合,经济的发展,东方国家的大学生的择业观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学者Robert(2005)[24]认为大学生择业要进行职业前景规划,对职业的动机和成就进行评估,对个人价值观和工作价值观进行评估。
再者,国外学者根据自己国家的情况和择业观研究结果也提出了许多帮助大学生就业的对策。例如美国,大学会鼓励大学生自主创新,并且给他们创新过程提供很大的便利,这就会定向引导大学生择业观的改变,对整个美国的就业情况有着积极的影响。在西方国家,大学会很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大学生完成就业过程,有着一套很成熟的就业教育方针。这也是西方国家择业观研究的先进之处,我国因为国情还不允许这套方针的实施,但大可学习和借鉴。
2.1.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大学生择业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这是因为改革开放以后,毕业分配制度的弊端暴露无遗,大学生就业改革运动开始。国内的研究很大程度上是借鉴于国外的理论的,但是也有着自己的研究结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我国关于大学生择业观现状的研究。通过文献阅读与总结,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择业观发生了明显变化,国内对大学生择业观现状研究主要分为两种观点。其一,这种变化存在弊端,有学者认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大学生更加可能因为功利主义的驱使集中选择薪酬水平高的工作,并且将薪酬作为首要参考,容易出现择业偏差。还有学者认为市场经济下,个人利益的过度重视使得大学生不愿去做底层工作,会导致社会劳动力分配不均的问题。其二,这种变化存在积极方面,有学者通过研究90后的择业观发现,90后大学生择业观较理性,有着更好的自我认知,择业目标也比较明确。李红(2016) [7]研究认为当代大学生择业动机突出展现自我,择业目标多元化。
第二,大学生择业观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当代大学生择业观问题在于过于追求实利,并且利己主义思想十分严重。针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就社会因素而言,胡维芳(2010)[2]认为,经济因素是大学生择业的决定性因素;丁永刚(2008)[15]认为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因为国家就业政策导向乏力。就家庭因素而言,当代大学生的家长对大学生就业状况不了解,导致对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引导缺失,一味认为工资高的工作就好,有学者认为家庭因素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形成影响显著,家庭教育是确保大学生形成正确择业观的重要方式,家庭经济状况、教育方法、对子女的期望值有对择业观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就学校因素而言,凌石德、凌淑瑜(2015)[6]认为,高校就业知道网站的资源不够丰富,更新不及时对大学生的择业观造成很大影响。
总体而言,国内学者就中国国情对大学生择业观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包含了现状、问题及解决对策,都对大学生择业观的研究有着深刻意义。但是部分研究也出现了偏差,将大学生择业观研究误认为大学生就业研究。这些理论研究变成实际政策还有很大的距离,并且要根据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进行调整。
2.2影响择业的因素研究
我国许多学者在企业选择问题上进行了讨论,大部分研究的切入点都是个体差异、性别差异和社会环境。大部分研究表明个体就业选择时最看重的因素在于个体的发展、薪酬待遇、工作环境、工作地点等直接影响因素。另一部分学者指出个体在就业选择时还受多种隐形因素和显性因素的影响。总体上归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大类, 客观因素包括社会评价、经济利益和家庭这几个方面,主观因素包括个性、价值取向、能力、等方面。部分学者研究了地理位置、兴趣爱好、个人状况等因素对大学生择业及职业价值观造成的影响,何仲禹,翟国方(2015) [8]的调查了全国7所高校收集2100份问卷后统计数据发现职业发展机遇和家庭因素是大学生在就业选择时考虑的最重要因素。张秀闻(2017)[10]的观点是,职业认知以及自我认知影响大学生就业选择的主要因素;就业生态与家庭是影响大学生就业选择的次要影响因素;学校资源和专业认同是影响大学生就业选择的一般因素。而孙凌杉(2018)[9]在研究方法的问题上有不同的观点,他认为生源地、专业类别、自身因素、社会经济状况因素等都会对大学生择业产生巨大影响,得出要调查就业影响因素应考虑到各个因素,只从大学生自身因素分析不客观不科学的结论。
2.3调节焦点理论的研究
调节焦点理论是美国教授Higgins在自我差异理论后提出的,认为趋利避害是人具有的一种本能反应,而这种本能又分为两个维度,一个是趋利也就是促进焦点动机,另一种为避害也就是防御焦点动机。Higgins(1994)等[4]的研究表明,促进焦点理论强调个体追逐利益的特点,拥用该种焦点的个体具有积极的情绪状态,非常注重结果导向;防御焦点理论强调个体规避风险的特点,拥有该种焦点的个体具有消极的情绪特征,注重目标完成过程中的风险规避。还有其他学者对调节焦点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Kark(2007)等[5]将调节焦点进行了不同的划分,分为情景调节焦点和特质调节焦点。
2.4本章小结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在企业选择时最看重的还是薪酬以及自身发展,和当今社会现状是紧密联系的,功利化的心态导致学生对薪酬的关注尤为重要,从而导致对其他要素的关注度明显降低,这是一种不健康的社会现象,大学生对工作的追求应该是多方面考虑的。大学生在进入职场前对企业、工作的认知是有所欠缺的,学校应该从客观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避免学生形成错误的工作价值观甚至就业失败。其次采用大五人格量表对大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测量的合适性是得到了众多学者认可的,本文也将采用这一量表进行研究,大五人格理论更能够更加全面的覆盖在就业过程中起到调节作用的性格特点。另外,我认为研究学生性格特点相比于其他外部因素对大学生择业的影响更有泛用性,其他外部因素固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这些研究在不同的外部条件下会失去适用性,如果能排除例如地点、家庭、学校专业、社会因素等外部因素的干扰,深入研究性格特点对大学生就业选择的影响的话,其研究结果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它将广泛适用于各种情况,因此本文选择重点研究性格特点对大学生就业选择的影响,并将调节焦点作为中介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