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管理学类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正文

互联网 背景下的农村电子商务模式研究文献综述

 2020-05-19 21:30:48  

文 献 综 述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1.选题背景

”互联网 ”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 ”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地发生演变,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近年来,互联网在农村的普及速度大大加快,1月2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半数中国人已接入互联网。同时,移动互联网塑造了全新的社会生活形态,”互联网 ”行动计划不断助力企业发展,互联网对于整体社会的影响已进入到新的阶段。随着农村网民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子商务也向农村渗透,”淘宝村”不断涌现。据阿里研究中心统计,截至2013年11月30日,淘宝网(含天猫)上正常经营的注册地在农村(含县)的网店数为203.9万家,比2012年年底增长了24.9%,其中注册地在村镇级的为105万家,比2012年年底增长76.3%,净增了46万家农村网店。[1]

2.研究意义

截至2013年12月,我国农村人口在总体人口中的占比已降至47.4%,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于”城镇化”的发展思路有了明确的阐述,即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应该走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和新型城镇化和谐发展之路。[2]农村电子商务的内涵有两个方面:一是指利用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从事涉农领域的主体提供服务,使其在网上完成产品或服务的购买、销售和电子支付等业务的交易过程;二是通过网络平台拓展农村信息服务领域、联接各种服务于农村的资源,扎根于农村,服务于三农,使之成为遍布乡镇村的三农服务站,真正使三农服务落地,使农民成为平台的最大受益者。[6]

在互联网 背景下的农村电子商务研究具有长远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

1、问题

研究的开展要取决于现在的研究现状,虽然从长远上看前景光明,但是不得不承认如今农村电子商务的开展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现状还亟待解决。杨扬,在《新农村背景下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探析》这篇文章中提出目前农村电商发展存在以下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