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管理学类 > 行政管理 > 正文

发展我国慈善事业中政府职能转变探究文献综述

 2020-06-04 20:18:19  

文 献 综 述 《世界慈善家》杂志提出,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但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仍将存在,社会慈善事业依然有其广阔的前景。

慈善事业越了国界成为世界共同的救济事业,这是目前世界慈善事业的总体趋势。

社会慈善事业在社会文明的进程中,会进一步得到发展。

一、探究慈善事业中政府职能转变的背景和作用 慈善是指在政府倡导、帮助和扶持下,个人或者群体自愿的通过社会组织或其他途径,向社会或个人无偿提供钱物以及劳务等,旨在改变受助者生存环境的援助行为。

慈善事业的发展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既有自身组织因素,思想道德和宗教因素,又有经济、政治、社会环境的因素。

国外关于慈善事业的理论研究是与第三部门的理论研究紧密相连的。

二十世 纪末期,西方慈善事业经典理论总共有三大基石:美国学者韦斯布罗德(1974)的”政府失灵”理论,其研究焦点在于点明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方面的局限性,进而得出社会存在”第三部门”的原因、必要性以及意义所在;美国学者汉斯曼(1980)的”契约失灵”理论,此理论主要研究聚焦于部分私人产品由非营利组织提供的原因;美国学者莱斯特#183;M.萨拉蒙(1983)的”志愿失灵”理论,通过研究政府和慈善事业之间的关系,得出政府可以弥补非盈利组织的”志愿失灵”。

学者道格拉斯#183;诺斯(1990)认为宗教作为慈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达国家非正式约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力甚至超越了正式约束的作用,正是这种宗教文化强力推动了西方发达国家慈善事业的发展。

美国的慈善理念起源于安德鲁#183;卡耐基(1889),其率先提出”人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

世界慈善家洛克菲勒同样认为只有奉献牺牲的火焰,才能炼净出人心中的自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