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2020-06-06 11:03:59
文 献 综 述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城市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广大农村不论物质还是精神文明建设都相对滞后,导致的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为此党中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而实现城市反哺农村,达到共同富裕。在此轮建设浪潮中,农村需要的是新思想、新技术、新活力,而作为这些特点代名词的”大学生”首当其冲的投入到了建设之中,而”大学生村官”也就应运而生!为了使得这些”大学生村官”更好的服务于”三农”,大量的学者专家开展了诸多形式的调查研究,促使这一措施能够有效、长久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步伐!
一、大学生村官的概念
大学生村官是由政府部门正式发文、筛选的专科以上学历大学毕业生,受聘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主任助理或其他”两委”职务的工作者(张元、赵保全,2016)。选聘高校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担任村官,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加强”三农”工作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我国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拓宽大学生就业与成才道路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当前,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报考人数逐年增加,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深入开展,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村官在任期结束或还未结束时就选择了离开,流失现象日益严重。大学生村官是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出路问题,将无法让他们在农村安下心、扑下身、扎下根。因此,关注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重视大学生村官后续的职业发展是当前值得深入的研究课题。
二、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的困境
大学生村官可持续发展面临尴尬的困境。一方面,广大农村需要大量大学生村官充实干部队伍,需要大学生村官发挥特长优势,服务农民、发展农业、建设新农村。另一方面,大学生村官又出现”悬空”现象,流失较为严重。
身份认同的尴尬。村民自治与大学生村官之间的矛盾,使大学生”空降”。我国的农村体制是村民自治,由于目前制度的原因,为了不至于破坏村民自治,大学生被”空降”,多是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或者村委会主任助理这一特殊职务(蔡婧,2014;王殿,2015)。这种村官非官非公非农身份,他们既不被村干部接纳,也不为村民所认同,使得大学生村官成为两边不贴靠的”墙头草”,出现了身份的尴尬和角色的模糊。这也折射出了大学生村官自产生起就存在法律地位和身份认同问题,因而,他们要么变成既不得罪村干部和村民、也让上级政府满意的”好人”,要么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甚至从来不去上班,而寻求其他出路(蔡婧,2014)。这样,大学生村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遭到严重挫折,从而使得大学生无权也无能发挥实际作用。
变”乡官”的尴尬。大学生村官制度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最严重的问题是,大量大学生村官被借调到乡镇。大学生村官是一股新鲜血液,但是乡镇抱着免费”雇用”劳工的心理,再加上乡镇政府工作任务重,人员紧张,个别村交通、住宿条件艰苦等因素影响,基层政府对大学生村官的截留现象普遍存在,有的甚至长期在乡镇政府呆着,很少或者几乎不去村里。(王宏,2013)这样,大学生村官在镇里从事闲杂工作,远离农村,乡镇借调让大学生村官的身份变得更加模糊不清。
三、大学生村官的职业发展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