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中国海黑潮流量的年代际变化研究开题报告
2022-01-08 22:47:02
全文总字数:2707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黑潮是风生大洋环流西向强化在西太平洋的体现。赤道附近地区受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的作用,形成自东向西的南赤道流和北赤道流。在北半球西边界处海流流幅变窄,流层加厚,流速增大,在西太平洋边界处向北形成强大的黑潮。黑潮经过台湾东部海域进入东海,对整个东海的流场、水温、盐度、海面高度等海水要素都有重要影响,研究黑潮对东海的影响对中国东海海域的生产活动和气候预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论文基于数值模拟数据与实测数据的对比验证,分析验证一下几点:
1、 东中国海黑潮流量、海平面高度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2. 研究的基本内容
由于海洋科学研究资料的起始时间的限制,现有针对黑潮的大多数论文都是基于季节、年际变化特征的研究,而对黑潮年代际变化的研究则较少。在年代际变化中,黑潮流量、海表面高度、海水温度、盐度的变化特征与趋势如何,对中国东部海域及周边地区乃至全球的气候有何影响?与全球变暖等全球问题是否存在联系?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一系列实测水文资料以及数值模拟的模式资料的支持,将主要探讨东海黑潮的流量、海表面高度、海水温度、盐度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以及引发其变化的可能的原因,为中国东海海域以及周边地区的长远规划和针对全球变化的应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3. 实施方案、进度安排及预期效果
4. 参考文献
[1]齐继峰.东海黑潮流量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D].青岛: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4:2-5.
[2]康建成.东海黑潮区温度的月际变化特征[J].海洋与湖沼,2012,43(5):1-7..
[3]李燕.东海黑潮盐度的月际变化及成因分析[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