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模式对抗生素抗性基因在稻田土壤中积累效应的影响文献综述
2020-06-25 20:49:15
引言: 抗生素自19世纪30年代被发现以来,因其能够杀灭病原菌,促进畜禽生长而广泛应用于兽药与医药领域。
但因其过度使用和不合理使用,导致了耐药性致病菌的产生,随之抗生素抗性基因被作为一类新型的有机污染物引起广泛关注。
而土壤环境中细菌所携带的抗生素抗性基因能够水平基因转移的方式进行传播扩散,进入到植物体内或体表,进而通过食物链进入到人体,威胁人体健康。
为了保证农产品的产量,施肥已成为农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措施,施肥模式对抗生素抗性基因在稻田土壤中积累效应的影响值得关注。
本研究以某地长期施肥试验田为研究对象,拟研究抗性基因在长期施肥农田土壤中的累计情况,分析不同施肥模式对抗性基因累积的影响,为评估粪肥农用的生态风险提供基础数据。
1、抗生素使用现状及环境影响 抗生素使用现状: 抗生素通常包括人用和兽用两类。
医用抗生素的使用主要有医源性和家庭自医两种.其中,医源性主要污染源为医院,这里抗生素使用较为频繁,各种污水和排泄物中均含有抗生素,是抗生素的主要排放单位;家庭自医使用的抗生素则通过人体排泄进入生活污水 。
兽药抗生素主要用于预防、治疗动物疾病,在畜禽养殖业中以亚治疗剂量长期添加于动物饲料,起到刺激动物生长和促进增产的作用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几乎所有地区都采用抗生素来实现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然而,因粪便施肥排入农田的抗生素达每公顷数百克 。
研究表明,抗生素药物只有15%可被吸收利用,大约85%未被代谢而被直接排放至环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