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WD模型的上海市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
2020-03-13 09:53:24
文献综述
1.研究背景
由于温室气体的排放而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当今社会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1],其中二氧化碳作为最主要的温室气体,其产生的温室效应占到一半以上[2]。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阶段,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已占世界的10%[3],面临着巨大的碳减排压力,节能减排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为此,在2009年我国政府公布了全国性碳强度减排的目标,规划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在2005年的基础上下降40%~45%[4]。因此,了解我国各地区的碳排放现状对于寻求碳减排的技术路线和对策,进而实现控制碳排放总量具有重要意义。
2.研究进展
目前国内外不少专家学者对能源、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从研究对象上来分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中国整体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另一类则是从省级或城市层面来研究碳排放的驱动因素。下面我们就从这两方面对目前碳排放量影响因素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做具体了解。
2.1以国家整体为研究对象
Bhattacharyya等[5]运用LMDI方法,对我国1981~2000年的工业能源强度变化和碳排放强度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时期里面,能源强度、消费结构及工业结构对碳强度变化的影响是不同的。Richard F.Garbaccio、Mun S.Ho等[6]对1987~1992年我国能源强度下降的原因作了分析,结论是,技术因素是能效提高的关键,结构变化增加了能源的利用率。徐国泉等[7]运用LMD分解法构建了碳排放量的关系式,建立我国人均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定量分析了1995~2004年间我国经济发展、能源结构和能源效率等因素变化对人均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的发展对我国人均碳排放量的贡献很大,而能源效率、能源结构对我国人均碳排放量的贡献先升后降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刘红光、刘卫东[8]对我国1992~2005年工业燃烧能源碳排放的影响因素采用LMDI分解方法进行分析,将其分解为能源消费总量、消费结构,技术因素、中间投入量、产业结构以及工业总量,研究表明: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能源利用效率低以及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是引起我国碳排放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李艳梅、张雷等[9]对我国1980~2007年的碳排放构建因素分解模型进行分解,分析了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和碳排放强度对碳减排的作用。结果表明:碳排放增加主要是由于经济总量的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化所引起,碳排放强度降低是产生碳减排效应的唯一因素。刘俊杰、贾兴梅[10]对我国1979~2008年的碳排放强度变化运用AWD因素分解法建立分解因素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能源强度的变化是影响我国碳排放强度变化的主要因素,能源结构对其的影响相为次要因素。胡初枝等[11]利用余量平均分配的方法对我国1980~2005年间碳排放总量进行了因素分解研究,研究表明:经济和人口的增长是造成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而能源强度下降有利于碳排量减少。
2.2以省级或城市层面为研究对象
王伟林等[12]以江苏省为例,将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分解为行业碳排放强度和行业产出份额,结果表明:行业碳排放强度的作用对碳排放强度变动影响更大。陈立泰等[13]针对重庆市1998~2008年能源消费数据分析了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能源效率和经济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提高了碳排放强度,能源结构的调整对碳排放强度影响不大,而能源效率提高是碳排放强度下降的主要因素。朱聆等[14]采用对数均值迪氏分解( LMDI) 法对1995~2008 年上海市碳排放强度进行分解分析,研究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产业能源强度三因素对碳排放强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能源强度的变化是上海市碳排放强度变化的主要因素,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是碳排放强度下降的次要因素。叶晓佳等[15]对浙江省1995~2008年碳排放量建立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模型,分解为结构调整、能源强度、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四大类,采用对数平均权重分解法(LMDI)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规模对碳排放的增加大于能源强度和结构调整对碳排放的影响。梁朝晖[16]利用上海市1978~2007年的数据构建了上海市能源消费总量、产业结构、人口和经济总量之间的关系式,推导了能源消费总量、结构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式。研究发现:虽然近些年上海市的碳排放强度有所下降,但是下降速度逐渐缓慢,而碳排放量还是会呈直线上升。杨玲萍等[17]利用苏浙沪地区1998~2008年数据根据碳排放量的基本等式计算出总的碳排放及碳排放强度,运用LDMI因素分解模型,分析了对碳排放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苏浙沪地区的碳排放强度渐渐减少,碳排放的增速与GDP的增速有很大关系,经济增长是碳排放量变化的主要助长因素,行业碳排放强度变化减少了CO2的排放且工业部门贡献最大。
2.3研究方法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