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Ⅲ)-EDTA催化降解橙黄Ⅱ的实验研究文献综述
2020-05-16 20:18:13
文献综述
1.研究背景
印染行业作为我国纺织工业的一个重要行业,在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迅猛发展,而随之带来的水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印染废水日排放量约3#215;106~4#215;106 m3,全国所有印染厂的年排放废水量约6.5#215;l08 t,占整个纺织工业废水排放量的80%,占工业废水排放量的35%。因此,积极开展印染废水的污染减排,对于推动印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改善我国水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2.含有橙黄Ⅱ染料废水来源及危害
橙黄Ⅱ染料废水主要来源于染料工业的生产废水以及印染工业的印染废水。染料加工的四个工序段均有废水排出[1],其中预处理段主要排放退浆废水、煮炼废水、漂白废水和丝光废水,染色工序段排出染色废水,印花工序段排出印花废水以及皂液废水,整理工序段排出整理废水,各工序段排放废水共同组成了染料废水。在染料的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将苯系、苯胺及联苯胺类化合物等作为原料,并且在生产过程中大多与金属、盐类等物质鳌合,从而使得染料废水多为有毒有害难降解有机废水[2]。据统计,每生产1吨产品,大约要消耗200~500升水,且大约10%-25%的工业用水没有经过有效处理而直接排放到水体中[3~4]。这些未经处理就排入环境的工业废水,在自然条件下降解率很低,再加上具有高度致癌等特性,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5],甚至给环境带来严重危害,主要有:
(1)由于染料废水浓度较高、暴露时间较长,从而会对废水中有机体产生急性或漫性危害[6]。
(2)由于染料对阳光具有吸收和反射特性,从而使得阳光无法进入水体,因而影响了水中微生物的生长,进而阻碍了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7]。
(3)染料废水中通常都含有重金属离子,对水中的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具有强烈的毒害作用,破坏了水环境的生态平衡[8]。
3.含有橙黄Ⅱ染料废水研究现状分析
近年来,印染废水的处理技术研究是环保领域的热点课题。传统工艺如物理法中的吸附、膜分离、混凝和萃取等深度处理效果较好,但处理量有限,不适合高浓度、大规模废水处理工程,需与其它工艺进行组合;化学法中的氧化和电解等,虽然脱色较快、效率较高,但其药剂成本和设备成本较高;生物法对印染废水的处理受限于其难生物降解性,不仅处理周期较长,而且污染物的矿化率也较低,有的甚至会产生二次污染。含有橙黄Ⅱ的偶氮染料废水具有有机物含量高、成分复杂、色度高、可生化性差、无机盐浓度高、脱色困难、多变化等特点,难以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理[9]。因此,在当前形势下,迫切需要一种高效的处理方法。
3.1含有橙黄Ⅱ染料废水处理技术
3.1.1物理处理法
物理处理法是利用物理作用,将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分离和去除。常用的物理处理法[4]有吸附、膜分离、混凝法和萃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