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改性天然锰氧化物去除双酚A机理研究文献综述
2020-04-18 20:40:14
硫酸改性天然锰氧化物去除双酚A机理研究 1 双酚A的基本性质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也称为环境激素,是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最终进入到周边环境,并会导致生物内分泌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发生紊乱[1],最严重时可能引起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的有害化学物质的总称[2]。
双酚A(BPA)是一种典型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简称双酚基丙烷,属于难挥发、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稍溶于氯化烷烃和苯类,易溶于醇、 酮。
将其加入其他材料中制成的产品能够显示出透明、柔软、耐冲击等特点,所以双酚A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化工原料,被广泛地用于加工聚碳酸酯(PC)、环氧树脂(ER)等高分子材料[3],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中占有很大比重。
因此由BPA带来的环境影响与危害也非常普遍,对其污染、降解及修复的研究是环境科学领域的重要问题。
1.1 双酚A的生态影响 人们通常会在聚氯乙烯(PVC)塑料中添加双酚A及其类似物作为增塑剂,以提高PVC的性能,BPA就可能会被PVC微塑料释放和吸附,从而对生态系统造成相应的污染[4] 。
BPA作为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原本是不存在于自然界的。
但近十几年来,人们在世界各地各种水体中都发现了BPA的踪迹。
据日本环境厅1996年年度调查显示,日本各地的河川和港湾淤泥中都检测到了BPA;韩国也在工业中心蔚山海湾及其附近也检出了BPA,其淤泥中每千克干物质里BPA含量为54ng[5]。
欧洲相关部门也在北海、易北河及其支流中也发现了BPA。
在易北河的水样中BPA含量可高达776ng/L,而在淤泥中,每千克干物质里BPA含量为60-343ng[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