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食品工业废水处理回用工艺设计开题报告
2020-05-26 20:27:4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
文 献 综 述
当今,世界各国越来越关注愈发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其中急需解决的便是水资源污染问题。2013年国家统计局对39个工业行业废水排放的统计资料显示,以农、牧、渔、林业产品为主要原料进行加工的食品工业产生的废水的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为111038吨,氨氮排放量9569吨[1]。食品加工废水营养物含量高,且一般不含有毒有害物质,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大量营养元素将得不到回收利用,不仅浪费资源,且会消耗水中溶解氧,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这些废水若不经过处理直接引入农田灌溉,容易污染地下水源并影响到农产品的质量[2]。而部分夹带的动物排泄物的废水中,往往含有寄生虫卵和致病细菌病毒等,不处理就进行排放将导致疾病传播,直接危害人畜健康,所以食品加工废水处理尤为重要。
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我国各有关部门积极开展食品工业废水治理工作,已开发出多种有关这类废水的高效、低耗的处理工艺。因为食品加工废水具有生化性好的特点,故而通常用生物法进行处理。常见的处理工艺包括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厌氧生物处理工艺、稳定塘工艺、光合细菌工艺、土地处理工艺和膜分离技术工艺以及它们之间组合而成的各种各样的工艺。
2. 研究的基本内容、问题解决措施及方案
1.设计水质 某公司食品研发中心和加工基地污水分为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该公司的生产废水主要是速冻类食品生产废水、玉米淀粉类食品生产废水、米面类食品生产废水、豆制类食品生产废水等,种类比较多,废水的特性复杂。各车间污水、废水与生活污水进入污水处理池,在污水处理池中集中处理达标后部分回用于厂区绿化、浇洒道路等,部分外排。厂区现着手建设规模为350t/d的废水处理工程。厂区内总生产用水量1102 m3/d,排放量为242.99m3/d。各环节用水及排水量见表1-1。 表1-1 厂区生产用水、排水量一览表
生活用水按每人每天用水量40L计,则每天共用水量为22.64m3,排放量为18.11m3,具体见表1-2。 表1-2 厂区生活用水、排水量一览表
生产废水日排放量约242.99m3/d,生活污水排放量为18.11m3/d,厂区总排水量为261.1 m3/d。废水具有有机物含量高、可生化性好、固体悬浮物含量高的特点。污、废水分别设管道收集,收集后合并处理,废水水质见表1-3。 表1-3 厂区废水水质一览表 单位:mg/l pH值除外
废水处理回用的水质要求需达到《城镇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的修订标准,即BOD5≤10mg/l,TSS≤1000mg/l,NH3-N≤10mg/l,浊度≤10NTU,LAS≤1mg/l,PH:6~9。用于厂区绿化、浇洒道路及冲厕。 根据同行业的污水处理情况选定污水的进水水质以及所要达到的排放水质标准如表1-4。 表1-4 污水进水水质和排放水质标准
2.拟采用流程
| ||||||||||||||||||||||||||||||||||||||||||||||||||||||||||||||||||||||||||||||||||||||||||||||||||||||
由于处理废水为食品工业废水,可生化性好,且废水需做脱氮处理,故采用A/O(缺氧/好氧工艺法)处理:研发中心和加工基地的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先经过格栅去除废水中颗粒较大的悬浮物,进入调节池中沉淀粒径较大的悬浮固体。废水在调节池中调节水量、水质后进入初沉池,随后进入缺氧池(A池)。在A池中通过搅拌使进入的废水与回流的生化污泥充分混合,利用活性污泥初期较强的吸附能力,对废水中有机污染物降解并将大分子有机物通过缺氧过程水解酸化成小分子溶解性有机物。回流的污泥中含带好氧池(O池)中被硝化菌硝化的硝态氮,在A池中通过兼性厌氧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使硝态氮还原为N2,从而达到脱脱氮的目的。随后废水进入O池,在充分曝气的条件下与活性污泥充分混合。利用好氧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吸附、消耗,最终被彻底去除。已生化完全的废水,在O池末端进入沉降池进行泥水分离,部分活性污泥回流以补充缺氧池微生物数量并保持微生物的活性,剩余污泥进入贮泥池集中处理。沉降池上层液体进入混凝沉淀池,与通过计量投药泵调节的PAC(聚合氯化铝)混凝剂混合。水中残余的悬浮物与胶体物质与絮凝剂反应、絮凝后通过沉降去除,此时混凝沉淀池的出水已符合排放标准,可集中在清水池中,在经过臭氧消毒后作为回用水使用。 二沉池的污泥用浓缩脱水一体完成浓缩脱水,再进行干燥运输出厂。混凝沉淀池的污泥,在污泥浓缩池中经过重力浓缩后进入干化场中脱水干燥,其中含有的铝在干燥过程中形成氧化铝,再和硫酸作用便可得到较纯的明矾,可作为絮凝剂回收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