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外文翻译 > 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类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正文

一锅法合成用于多功能催化的杂双金属的金属有机骨架外文翻译资料

 2022-08-10 19:37:44  

英语原文共 9 页,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一锅法合成用于多功能催化的杂双金属的金属有机骨架

摘要:

采用2-氨基对苯二甲酸 (NH2-BDC)对铁和钴盐进行化学计量分析,实现了一锅法合成双金属有机骨架(Co/Fe-Mu;OFs)。通过改变Fe/Co的配比,准备了四种混合金属Fe/Co催化(催化剂B-E),同时也制备了单金属Fe (催化剂A)和Co (催化剂F)的MOFs催化剂 。对于混合金属催化剂(B-E)的SEMu;能量色散x射线(EDX)分析证实了铁和钴在催化剂中的结合现象。经PXRD分析证实,仅在A-D催化剂上观察到以Fe-Mu;IL-88B为典型的梭状结构。以硝基芳烃还原为基准反应,测试混合金属Mu;OFs的催化性能。与母体NH2-BDC-Fe催化剂相比,Co的加入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这些Mu;OFs也被作为析氧反应(OER)的电催化剂进行了相关的测试,混合金属Fe/Co- Mu;OF催化剂在(Fe/Co批比=1)表现出最佳的活性。该催化剂在410 mu;V超电势时提供了10 mAcm-2的电流密度,与基准的OER催化剂(即RuO2)相当。此外,在 1Mu; KOH表现出长期稳定性。在第三次催化实验中,硼氢化钠脱氢反应展现出活性高(周转频率为87min-1),产氢率高(67 Lmin-1g-1催化剂)的特点。这是合成双金属Mu;OFs作为多功能催化剂的第一个例子,特别是用于催化还原硝基芳烃和脱氢反应。

介绍:

金属有机骨架(Mu;OFs)是由金属节点和多面体有机配体构成的纳米多孔材料,在气体存储、分离、传感、药物传递和储能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与其他纳米孔材料如沸石和沸石型相比,Mu;OFs具有更高的表面积、更大的空腔(这将允许有效的质量传输)以及在分子水平上的结构微调性。虽然具有这些优点,但是原始的Mu;OFs在工业催化方面还没有像沸石那样受到重视,例如在石油工业方面。然而,Mu;OFs在多相催化、光催化、不对称催化、酸性和碱性催化、生物催化、超分子催化、生物转化和电催化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Mu;OFs的这些催化应用可以归因于各种策略,如孔隙表面工程,缺陷工程,以及活性物质的封装,如纳米颗粒(NPs)和金属配合物。虽然通过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u;OCVD)、双溶剂法、溶液渗透和原子层沉积(ALD)等方法嵌入过渡金属NPs的Mu;OFs已被广泛应用于催化剂中,但由于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开发活性位点明确的催化剂是非常必要的。近年来,通过创造开放的金属位点或通过功能化的有机链接,各种单官能团Mu;OF催化剂已被开发出来。在Mu;OFs的二级建造单元(SBUs)进行合成后阳离子交换是开发多功能Mu;OFs的另一种潜在策略,例如用于气体吸收和催化。计算研究也显示了这种双金属Mu;OFs在各种应用上的潜力,如C-H键活化。双金属Mu;OFs中缺陷的产生和两种金属之间的协同作用可以导致催化活性的增强。在此,我们报告了一种一锅法在胺功能化的Mu;OF[NH2-Mu;IL-88B(Fe)]中用Co部分取代Fe的方法。 研究了金属取代对结晶度、晶体结构、稳定性和催化活性的影响。以硝基芳烃催化还原、硼氢化钠催化脱氢、电催化水氧化为模型试验反应。近年来,该方法已被应用于开发高活性的水氧化和储能电催化剂。然而,双金属Mu;OFs在热化学催化中的应用还很少见。据我们所知,这是无金属Mu;OF用于多功能单位点催化的第一个例子,从而扩展了铁基Mu;OF的应用领域。

实验部分:

2-氨基对苯二甲酸(NH2-BDC, 99%)、六水氯化铁(III) (FeCl3·6H2O, 99%)、六水氯化钴(II) (CoCl2·6H2O, 99%)、N、N-二甲基甲酰胺(DMu;F,99.9%)购自Sigmu;a Aldrich公司,未经进一步纯化使用。所有有机溶剂均为分析级。

催化剂的和合成

通过将NH2-BDC-Fe中的Fe逐渐替换为Co,共合成了6种催化剂(支持信息中的表S1)。合成催化剂B (NH2-BDC-Fe0.5Co0.5)时,将等量的FeCl3·6H2O(1mu;mol)和CoCl2·6H2O (1mu;mol)溶于DMu;F (7.5 mL)中。2-氨基对苯二甲酸(1mu;mol)分别溶解于DMu;F (7.5 mL)中。然后将两种溶液混合,搅拌15分钟,转移到100毫升特氟龙内衬高压釜中,在120°C下加热24小时。将棕色产物离心分离,洗涤(用DMu;F和乙醇),在110°C下真空干燥过夜。通过改变Fe和Co的浓度,用类似的方法合成了剩余的催化剂。具体情况见支持资料(表S1)。

表征

使用BRUKER(D2 Phaser)衍射仪,使用经过Ni过滤的CuKa辐照(波长1.5406 埃),在30 kV和10 mA下操作,获得X射线功率衍射(PXRD)图。 通过使用配备有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EDX)的扫描电子显微镜(FEI NOVA Nano SEMu; 450)表征表面形态和成分分析。使用Quantachromu;e Nova 2200e进行N2吸附/解吸测量。 在测量之前,将样品在363K的真空下脱气过夜。 用Bruker Alpha Platinumu; ATR在400-4000 cm-1区域记录红外光谱。 通过使用Bruker AVANCE III 400-600 Mu;Hz进行NMu;R分析。 在空气流量(100 mLmin-1)下,通过TA仪器(SDT Q600)从室温到 700°C(10° min-1斜率)进行热重分析。

催化性能的研究

催化还原硝基芳烃

在100mL的圆底烧瓶中,将底物(1mmol)溶解在乙醇/乙醇混合物(10mL,1:1)中,并加入20当量的NaBH4。 对该溶液进行持续搅拌,并在室温下添加Mu;OF催化剂(20mg)。 硝基芳烃向胺的转化通过薄层色谱法(TLC)进行监控,最后通过GC-Mu;S和NMu;R光谱进行监控。

混合金属Mu;OFs的电化学水氧化

使用GAMu;RY Reference 600恒电位仪,并使用氟化氧化锡(FTO,lt;= 15 Omega;,工作电极),Hg / HgO(参考电极),在1M KOH中以50 mVs-1的扫描速率进行电化学实验。 标准三电极电池中的铂丝(对电极)。 在FTO的1cm2区域通过滴铸法涂覆催化剂(0.2 mg),然后在空气中干燥。相对于可逆氢电极(RHE),显示了所有实验中记录的电势。

硼氢化钠的催化脱氢

在典型的实验中,将NaBH 4(2mmol)和催化剂(10mg)装入装有气体发生测量装置的密封烧瓶中。 在连续搅拌下将NaOH(10mL,2wt% w.r.t. NaBH 4)溶液注入反应烧瓶中。 从气体测量装置记录放出的气体的体积。 所有的催化测试均在惰性气氛中在给定温度下进行。

结果和讨论

根据方案1制备了一系列含2-氨基对苯二甲酸(NH2-BDC)的不同Fe/Co批量比(A=1:0, B=1:1, C=1:3, D=1:9, E=1:19, F= 0:1)的Mu;OFs,标记为A到F。Mu;IL-88结构由三聚体次级建筑单元(SBUs)组成,基本上是Mu;3(mu;3 - o)簇,如图1所示。根据硬和软酸碱(HSAB)的概念,FeIII可以较好地与羧酸盐结合,而CoII可以与N-H(方案1中的c)配合,也可以取代Fe3O簇中的铁(a)形成Fe2Co(mu;3-O)簇。在M3(mu;3-O)簇中存在一个以上的二价原子尚未见报道。最后,Co II还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Co3O簇(b)并入Mu;OF结构中。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尝试通过实验来证实这些可能性的存在(a-c)。

材料的红外光谱如图1a所示。在1572和1428 cm-1处的特征条带,代表所有的材料,被指定为C-O的对称和反对称拉伸。同样,1250 cm-1的峰值出现在制备的Mu;OFs中,这是由于C-N拉伸造成的。所有催化剂的配位DMu;F在1655 cm-1处出现,但A催化剂和B催化剂由于峰展宽导致信号被掩盖。1678 cm-1附近没有条带表明没有未反应的NH2-BDC。

具有D3h对称的平面Fe3 (u3-O)簇(方案1a)显示了600 cm-1的中心氧的非对称面振动。然而,在混合金属团簇 (Fe2CoO) 的情况下,由于对称性从D3h减少到C2v,上述条带被中断并分裂成两个部分。因此,在600 cm-1附近应该观察到720-710和565-545 cm-1的两个谱带,而在600 cm-1附近没有形成Fe2CoO团簇。然而,由于FTIR光谱在800-400cm-1范围内的分辨率较低,我们无法确定在我们的催化剂中存在混合金属Fe2CoO团簇。

所有的Mu;OFs在3358和3466 cm-1处分别显示N-H对称和反对称条带。由于Co II是一种软酸,它会与-NH2软基结合,导致N-H拉伸振动转移到较低的频率。然而,由于这些带的位置没有变化,我们认为Co II没有与NH2功能结合(方案1中的c),因此一定是在节点之间。

用SEMu;-EDX研究了单金属和双金属Mu;OFs的形貌、晶粒大小和元素组成。a - d催化剂呈纺锤形形态,加入钴后仍保持这种形态(支持信息中的图S1)。增加钴含量(c-e)导致相分离,在催化剂c和d中观察到八面体(扭曲)和纺锤体。纺锤体形态在Mu;OF-E中几乎消失,而单金属Co-Mu;OF(f)的外观呈杆状。

为了确认Co在框架内的合并,进行了EDX分析,图2中的2-6列(从左到右)给出了元素图。在所有的混合金属Mu;OFs (B-E)中,Fe和Co的存在从EDX元素图中得到了证实。EDX分析表明,混合金属Mu;OFs中Co的实际含量比预期的要低,这可能是由于羧酸盐对FeIII的亲和力和铁氧键的强度。材料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分析表明,产物中的Fe/Co比低于合成中使用的化学计量数(支持信息见表S2)。

用x射线粉末衍射(PXRD)分析了Mu;OFs的结晶度。图3a为X射线衍射图与模拟PXRD的对比图。至少在2theta;=9.2°和10.2°时,Fe-Mu;IL-88B结构的(0 0 2)和(1 0 1)反射分别出现在A-D中。类似地,在113°的弱信号被分配到来自(102)平面的反射,而在20.68°的弱信号被分配到来自(202)平面的衍射。这证实了在催化剂A-D的框架内加入Co时Mu;OF结构的完整性。然而,催化剂E是x射线非晶,在20.68处只有广泛和微弱的反射。在衍射图中没有Co°或CoxOy的任何反射,这进一步证实了Co已经成为节点的一部分。Co-Mu;OF(F)的PXRD图谱不能与任何已知的Co-Mu;OF相匹配。

采用热重分析(TGA)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结构分析和稳定性研究。所有Mu;OFs的热行为可以分为三个质量损失区域(图3b)。第一步在69 - 75°C的热图中,对应溶剂化分子(DMu;F)的损失(7%),与经验公式Mu;3O(DMu;F)3(NH2-BDC)3·DMu;F一致。第二步是在272-276°C时分配失配DMu;F,这也与理论计算一致。在290°以上,结构开始分解,在这个温度下的失重是由于两个连接分子的离开。随着Co含量的增加,第三个连接体的损失会转移到较低的温度,这可能是Co- o键较弱的Co二级建筑单元(SBUs)存在的间接证据。结构破坏在500℃时完成,减重72%。

通过氮气吸附和吸附/脱附等温线分析了Mu;OFs的表面和孔径分布,其孔径分布如图4所示。众所周知,Mu;IL-88B结构由于溶剂去除后的收缩而具有较低的表面积。正如所料,除了C催化剂(图4 c)外,合成的催化剂的表面积较低(12-83 m2g-1),而C催化剂的表面积较高(239 m2g-1),平均孔隙率为2.4 nm,平均孔隙率为3.0 nm。虽然该催化剂的等温线和孔径分布与Mu;IL101结构非常相似,但PXRD图谱与Mu;IL-88B相似(图1b)。然而,SEMu;图像(见图S1)清楚地显示了纺锤形(Fe-Mu;IL-88B)和扭曲的八面体(Fe-Mu;IL-101)晶体的存在;因此,我们的结论是,随着Co含量的增加,Mu;IL-101-NH2结构的形成是有利的,其他人也观察到了这一点。经ICP-OES分析,该催化剂中Fe和Co的摩尔比为2.7(支持信息见表S2)。

A、B、D催化剂对Mu;IL-88B结构表现出H3型滞后,而E催化剂对H2结构表现出的滞后可能是渗透现象。催化剂B和D的孔径分布较宽,而其余催化剂(不包括C)的平均孔径为4.8-5.4 nm。

催化剂B同样也进行了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来检查Mu;OF材料中包含元素的氧化态和他们协调环境(图5)。XPS还可以用于表征含混合金属的Mu;OFs材料,因为每一个金属的协调环境会受到其邻域中另一个金属的影响。调查扫描显示了C、N、O、Fe和Co的的存在,这是由它们的典型结合能确定的(图5a)。高分辨率下的碳(1s)光谱(图5b)在284.6、286和288.6 eV处被反卷成三个峰,分别对应于C=C、C-O和C=O键。同样地,氮的1s峰被分解为以399.5 eV和400.3 eV为中心的两个峰,分别被分配到胺态氮和吡咯态氮。

Co 2p高分辨率光谱(图5 d)由在782.0和786.7 eV处的两个峰组成,并且缺少摇动卫星峰表明存在Co III。这排除了混合金属Fe2Co(mu;3-O)团簇的存在 Co处于3 氧化态.Fe XPS峰(图5e)分别位于711.2和725.2 eV处,对应于铁(III)的2p3 / 2和2p1 / 2状态,两者之间相差14 eV Fe 2 O 3中的峰与FeIII相当。 在高分辨率氧气1s光谱中未发现异常特征(图5 f)。

催化研究

硝基芳烃还原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237987],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您需要先支付 3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