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肽质谱目标峰的判断分析
2023-04-01 14:57:22
论文总字数:19100字
摘 要
通过质谱技术直接分析化学合成方法里的固相合成法合成多肽,其主要的序列相同,论文研究肽链中增加了一个己酸分子,WY-804(NH2-VAQLEVKVAQLESKVSKLESKVSSLESK-COOH)和WY-805(己酸-NH-VAQLEVKVAQLESKVSKLESKVSSLESK-COOH),考察不同溶剂作为添加剂,改变其浓度、用量,并判断出WY-805除目标峰之外其他的残缺肽峰。结果表明加入0.3 ml 80%的氨水出峰明显;在1005.8位置的残缺肽主要成分是:己酸-NH-VAQLEVVAQLESKVSKLESKVSSLESK-COOH, 943.4这个成分主要是己酸-NH-VAQLEVKVAQLESKLESKVSSLESK-COOH,764.4和612.2的成分是:己酸-NH-VAQLEVKVAQLEKVSKLESKVSSLESK-COOH。
关键词:多肽;质谱;目标峰
Polypeptide mass spectral target peak judgment analysis
Abstract
By mass spectrometry direct analysis chemical synthesis in solid phase synthesis of peptide synthesis, the same as the main sequence, the paper studies the peptide chain added an acid molecule, WY-804 and WY-805, effects of different solvents as additives to change its concentration, dosage, and determine WY-805 other incomplete peptide peaks other than the target peak.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dition of 0.3 ml 80% aqueous ammonia peaks obvious; the main component of 1005.8 location peptide is incomplete: acid -NH-VAQLEVVAQLESKVSKLESKVSSLESK-COOH, 943.4 is the main ingredient acid -NH-VAQLEVKVAQLESKLESKVSSLESK-COOH, 764.4 and 612.2 of components are: acid -NH-VAQLEVKVAQLEKVSKLESKVSSLESK-COOH.
Keywords:Polypeptide;MS;Dissolution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引 言 1
1.1 多肽 1
1.2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1
1.3 多肽质谱研究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1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第二章 实验过程 3
2.1实验试剂及仪器 3
2.1.1 实验试剂 3
2.1.2 实验仪器 4
2.2 实验过程 4
2.2.1 多肽的合成 4
2.2.2 多肽的纯化 6
2.2.3 多肽的制备 7
2.2.4多肽的质谱检测 7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11
3.1 多肽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11
3.2 多肽的制备图 11
3.3 多肽质谱分析 12
3.3.1 多肽粗品的质谱分析 12
3.3.2 多肽纯化后的质谱分析 13
3.3.3 多肽在不同溶剂添加剂下的质谱分析 14
3.3.4 多肽在溶剂添加剂不同浓度下的质谱分析 16
3.3.5 多肽在溶剂添加剂不同用量下的质谱分析 18
3.3.6残缺肽的质谱分析 20
第四章 实验总结与展望 23
4.1 实验总结 23
4.2 展望 23
致 谢 24
参考文献 25
第一章 引 言
1.1 多肽
多肽是分子结构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的一类化合物,多肽是指由氨基酸组成,氨基酸用肽键连接而成的一类化合物,其在连接方式上与蛋白质相同,通常将少于100个氨基酸组成的称为多肽。其研究主要包括分子量的测定、氨基酸的鉴定、氨基酸序列分析以及立体化学分析。随着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 仪器分析手段的不断更新,随着近年来质谱分析在多肽这方面应用的崛起, 使质朴分析在这一领域的发展突飞猛进[1]。
肽类药物有其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其优点在于:肽类药物多数源于内源性肽或其他天然肽,因此,其结构清楚,作用机制明确;与多数一般有机小分子药物相比,肽类药物具有活性高、用药剂量小、毒副作用低、代谢终产物为氨基酸等突出特点;与蛋白类相比,较小的肽几乎没有免疫原性;可化学合成,产品纯度高,质量可控。其缺点在于:易降解、半衰期较短;生物利用度差;大多不能口服,一般为注射剂,需要研发适当的给药方式;大规模合成、分离纯化难度大;大肽具有免疫原性。
目前多肽有100多年的发展历程,早在1902年, Emil Fischer首先合成二肽,同时Gly-Gly,也是他提出了Peptide的概念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化学奖[2]。1932年,马克斯·伯格曼在氨基酸保护基和缩合试剂方面有了些突破,极大的推动了多肽化学研究。1953年,美国人杜·维尼奥首次合成多肽激素--催产素 Oxytocin,获得诺1955贝尔化学奖[3]。英国人桑格1955年首次测定了胰岛素的全部氨基酸序列,获得了1958年诺贝尔化学奖[4]。1963年,美国人梅里菲尔德提出了固相多肽合成方法(SPPS),获得了1984年诺贝尔化学奖。目前多肽的合成方法有:生物合成方法;酶催化合成;化学合成方法 。1994年,Stephen B.H. Kent发明了自然化学连接方法(Natural Chemical Ligation),开启人类合成蛋白的大门,合成范围可以到100-150个氨基酸[5]。随着美国FDA 1999 年开始大豆蛋白制品标注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能并且人们对多肽中各氨基酸系列的功效的不断了解, 多肽产品作为药物和营养品的不断被开发出来, 多肽的研发已成为近年生命科学研究的一大热。
1.2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9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