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原油采购方案优化文献综述
2020-04-22 19:14:37
石油是影响国民经济的重要战略性物资,随着我国经济飞速的发展,石油需求的增长尤为突出。尽管中国正在进行经济结构转型,但我国仍然是世界最大能源消费国和净进口国。[1-3]2015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9.5%。2015年中国石油净进口增长9.6%,创历史最高水平。2016年4月中国原油进口量约为每日740万桶,高于美国当月的每日720万桶,成为全球第一大原油进口国。[2]
国有炼厂占据着国内市场的主要地位,而随着中国进口原油政策的放开,地方炼厂也开始参与到国际原油市场中。[3]
原油采购主要分为长期合约与现货采购两种模式,国有炼厂通常采用长期合约(长期合约是指炼厂与供应商签订的长期协议,约定未来一年乃至数年的原油供应数量与作价方式,以获得稳定的资源供应)。而目前多数地方炼厂主要采用现货采购(现货采购指炼厂在现货交易期内,根据当时的市场情况与生产商或贸易商针对某一批次原油洽谈协商,随行 就市地灵活采购原油)。[4-7]
当前国际原油市场,布伦特原油(Brent)、西得克 萨斯轻质原油(WTI)与迪拜原油(Dubai)是占主导地 位的三大计价体系油种,其中非洲、欧洲及亚太地区油种 主要挂靠布伦特计价体系,北美与中南美洲油种主要挂靠 WTI计价体系,中东油种主要挂靠迪拜计价体系。三种计价体系之间都有比较大的价格差。[8-10]
当前,国内炼厂的进口原油主要来自中东、西非、俄罗斯及远东地区,2016年炼厂自上述区域或国家进口的原油数量约占原油总进口量的75%。[11]中东、西非、俄罗斯及远东地区的原油产量巨大、供应稳定、品种丰富,符合地方炼厂的加工装置特点,能够满足炼厂的长期加工要求。[12]
其他区域,北美地区美国页岩油油质过轻,加拿大油砂沥青油质过重、含硫量过高。欧洲地区距离中国遥远,原油资源主要由当地和美国东海岸炼厂消化,流向亚洲的套利机会较少。[13]中南美洲主要作为生产沥青原料使用,无法作为生产汽柴油的主力油种,多数炼厂仅采购巴西原油作为补充。[14]
在我国经济驱动由投资转向消费的大背景下,国内汽车保有量增长推动汽油需求持续增加,与此同时,为改善环境、促进绿色发展,国家不断推进成品油质量升级。[15]为适应更为严格的成品油质量要求,需要综合价格与油种之间的性质差异,来混合成收益最优,成本较低的最佳油藏,同时也需要考虑产油国极其周边的政治因素,提高供应链弹性。[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