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甲氧基-2-苯基吡啶铱(III)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开题报告
2020-05-21 22:15: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
目前小分子金属铱(iii)配合物作磷光材料的研究重点在于通过对主、辅配体的改变和修饰来得到发光颜色不同的磷光材料,从而实现红(r)、绿(g)、蓝(b)全彩色显示。
其中,以2-苯基吡啶(ppy)及其衍生物为主配体的铱(iii)配合物由于其结构简单且发光性能优异,得到了广泛关注。
[ir(ppy)3] 是1999年由baldo等人得到的,将其掺杂在cbp中制成器件,发射波长为510nm,外量子效率高达8%,是一个高性能的绿色磷光材料。
2. 研究的基本内容、问题解决措施及方案
环金属铱配合物的溶解性好,可以很容易通过修饰实现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细胞毒性低、生物相容性好,且配合物的稳定性高,不易被溶剂、热、光、氧等破坏分解,加上配合物的磷光发光的特点,很早就被用作生物探针。
2001 年香港城市大学lo 教授等首次将带异硫氰酸酯(ncs)和碘代乙酰(coch2i)官能团的阳离子型磷光环金属配合物应用于核苷酸和血清白蛋白的生物标记,并对标记前后磷光体的性质进行了比较。
2003年他们进一步研究了含不同功能化配体的生物探针,所有的探针在周围环境中表现出强烈和长寿命的磷光发射,这些探针已应用于半胱氨酸等不同生物分子的标记,此外还可以用4-(2-吡啶基)-苯甲醛配体生成的带双醛基的阳离子型铱配合物[ir(pba)2(bpy)](pf6)(如图1 所示)用于氨基酸等生物分子的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