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类 > 生物工程 > 正文

多种金属离子对丙酮丁醇梭菌EPS形成的影响文献综述

 2020-06-25 20:46:08  

文 献 综 述 研究背景 丙酮丁醇梭菌(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是以丙酮、丁醇、乙醇为主产 物的厌氧发酵模式菌株,其发酵产物中生物丁醇是重要的可再生生物质能源,当今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必将受到重视。

研究发现,丙酮丁醇梭菌细胞具有吸附在特定载体上的能力,而菌体大量聚集后就会分泌胞外聚合介质(改成物质)EPS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以下简称EPS),EPS的形成为菌体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生存环境,因此游离的菌体更倾向于这种稳定的聚集状态。

菌体处于聚集状态的,密度明显高于浮游状态,且聚集的菌体对环境耐受性明显增强。

对丙酮丁醇梭菌EPS形成的机制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行细致研究,具有较广泛的科研价值和实用价值。

本课题围绕丙酮丁醇梭菌能生成EPS这一现象,着重研究多种金属离子对丙酮丁醇梭菌EPS形成量的影响。

1生物膜 1.1生物膜概述 生物膜又称生物被膜,主要是由附着在生物或者非生物载体表面的微生物群体和微生物分泌的胞外聚合物(EPS)组成的结构复杂且稳定的生物群体[1]。

在细菌生物中,生物膜是其最主要的生存形式,超过90%的细菌可以形成生物膜结构。

在通常情况下成熟的生物膜呈现出多孔蓬松的蘑菇状或金字塔状[2],并且具有一定的三维立体结构。

1.2生物膜的结构和组成 生物膜主要由细胞以及EPS构成,其中EPS为整个生物膜结构提供基本的支撑,是生物膜最重要的组分。

EPS主要包含胞外多糖,蛋白质、DNA、RNA、肽聚糖、脂类等成分[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