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类 > 生物工程 > 正文

青霉素G酰化酶突变体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合成中的研究文献综述

 2020-05-01 08:49:22  

文 献 综 述 1.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研究概况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其他β-内酰胺类(包括碳青霉烯类,单环的β-内酰胺类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共同组成β-内酰胺类抗生素。

由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适应症多,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目前已成为最重要化学治疗药物,是抗生素研究开发和临床应用最为活跃的领域。

由于各种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各种微生物势必加强其防御能力,通过改变自身代谢途径或产生相应的灭活物质,抵御抗菌药物的侵害,从而使微生物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甚至消失。

这是微生物对药物所具有的相对抗性,耐药基因通过转导、转化、结合等方式将耐药性从供体细胞转移给其他细菌,耐药微生物越来越多,耐药程度越来越严重,形成多重耐药性(MDR)。

耐药菌可产生内酰胺酶,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及头孢霉素耐药是由于,产生了裂解β-内酰胺环的β-内酰胺酶。

按作用的底物不同,可分为青霉素酶、头孢菌素酶和碳青霉烯酶。

该酶由染色体或质粒介导产生,目前分离鉴定出的已有200余种。

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分枝杆菌种都发现有各种不同特性的β-内酰胺酶,大量的β-内酰胺酶的产生是临床常见致病菌产生耐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主要机制之一。

因此,研发β-内酰胺酶抑制剂,将其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合用可有效降低细菌耐药性的发生[1]。

1.1青霉素类 青霉素类抗生素包括天然青霉素G和人工半合成的青霉素,其母核是6-氨基青霉烷 酸(6-APA),其中β-内酰胺环对抗菌活性起重要作用,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发 抑菌作用,为繁殖期杀菌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