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类 > 生物工程 > 正文

裂殖壶菌中delta12去饱和酶的功能鉴定文献综述

 2020-05-03 22:08:09  

文 献 综 述 1.裂殖壶菌 裂殖壶菌又称裂壶藻,属于真菌门、卵菌纲 、水霉目、破囊壶菌科的一类类藻的海洋真菌,单细胞、球形。

现在裂殖壶菌一共分离出五个种。

裂殖壶菌细胞可以积累大量对人体有用的活性物质,如:油脂、色素(类胡萝卜素、叶黄素、虾青素等)、角鲨烯等,其中油脂占细胞干重的70%以上,总脂肪酸中DHA的质量分数高达35%-45%,且细胞中90%以上的油脂以人体易吸收的中性油脂#8212;#8212;#8212;甘油三酯(TG)形式存在,还有的是以卵磷脂(PC)形式存在。

有关于裂殖壶菌的安全问题,科研人员已经进行了全面、详细的研究和大量实验,比如:大鼠的亚急性毒性实验、对大鼠和兔子发育的毒性实验、对大鼠生殖影响的实验、对大鼠的诱变实验以及对猪发育的安全性评价,均未发现有任何毒副作用。

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已经认可了裂殖壶菌的安全性,认为其能够开发安全卫生的医药、食品(尤其是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食品)以及饲料等系列产品。

美国已经批准裂殖壶菌为GRAS级营养添加物,推荐的每日摄入量为15g。

2. delta12去饱和酶 delta12 脂肪酸去饱和酶在脂肪酸碳链上已有的双键和甲基之间形成另一个双键,催化油酸转化为亚油酸。

delta12 去饱和酶只存在于植物和微生物中,由于人体内缺少delta 12和delta 15脂肪酸去饱和酶,所以人体不能产生亚油酸和α-亚油酸,这些脂肪酸的缺少使下一步去饱和反应的LA 含量很低,导致很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量达不到整体人体所需,所以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通过科研人员的不断探究,人们先后从蓝藻(Synechocystis PCC 6803)、拟南芥、芝麻、花生及棉花中分离了质体或内质网的delta 12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

紧随其后,科研人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发现拟南芥delta 12 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在酵母中的表达水平受温度影响,当温度分别为15℃,22℃,28℃时,菌体内积累的LA量分别占总脂肪酸含量的9.2%,6.4%,0.6%,这说明在低温下delta 12脂肪酸去饱和酶催化产生的LA产量会增加,但是研究发现温度不能诱导启动子的启动能力,使其增加,所以说明低温是增加基因在翻译水平上的表达或者提高酶的活性或稳定性的重要因素(Patrick and Darwin,199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