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类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正文

低分子量威兰胶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文献综述

 2020-04-17 16:53:49  

文 献 综 述 1.1 生物合成威兰胶的研究进展 1.1.1 微生物胞外多糖简介 胞外多糖是一类离子型或非离子型的水溶性生物高分子,自1880年葡聚糖合成以来,微生物多糖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物理性质,在食品、医药等行业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已被用作胶粘剂,吸附剂,润滑剂,土壤改良剂,化妆品,药物载体和高强度结构材料等。

与传统的植物多糖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相比,而微生物多糖可人为控制发酵条件,并生成一系列结构不同的产品:来源于野油菜黄单胞菌的黄原胶、来源于鞘氨醇单胞菌的鞘氨醇胶、来源于假单胞菌的海藻胶、来源于醋酸杆菌的细菌纤维素、来源于兽疫链球菌的透明质酸、来源于根瘤菌的琥珀聚糖以及来源于出芽短梗霉的普鲁兰糖等,与植物来源的天然多糖形成有力的经济竞争[1]。

鞘氨醇胶(结冷胶、威兰胶、鼠李糖胶、迪特胶等)是一类具有相似结构的胞外多糖。

这类多糖具有相似的骨架结构[→3)-β-葡萄糖-(1→4)-β-d-)葡萄糖醛酸-(1→4)- β-d-葡萄糖-(1→4)- β-l-鼠李糖-(1→ 或 -β-l-甘露糖(1→],区别在于侧链基团的不同(图1-1和表1-1)。

Kang等人于1982年首次利用假单胞菌成功生产结冷胶。

日本于1988年成功地完成了结冷胶的毒理实验并批准其在食品中应用。

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于1992年批准结冷胶作用于食品稳定剂和粘结剂。

至此,结冷胶成为第三种应用于食品中微生物多糖,备受关注[2]。

近年来,随着威兰胶在食品、石油、水泥等行业的应用价值被逐渐认可,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目光集中于此。

图1-1 鞘氨醇胶的结构 Fig. 1-1 Structure of Sphingans 表1-1 鞘氨醇胶的侧链基团比较 Table 1-1 Comparison of side chain groups of Sphingans 名称 侧链基团R1 侧链基团R2 结冷胶 H H 威兰胶 H ←L-鼠李糖或L-甘露糖 鼠李糖胶 ←D-葡萄糖←D-葡萄糖 H 迪特胶 H ←L-鼠李糖←L-鼠李糖 1.1.2 威兰胶的性质及应用 威兰胶(亦称S-30)是由革兰氏阴性细菌#8212;#8212;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sp.)好氧发酵生产的酸性杂多糖,分子量高达1.0 #215; 106 g/mol,其中L-甘露糖、L-鼠李糖、D-葡萄糖、D-葡萄糖醛酸的摩尔比约为1.0:4.5:3.1:2.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