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对银耳胞外多糖合成的影响文献综述
2020-04-16 16:44:20
1银耳多糖研究进展 1.1 银耳概述 银耳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药用真菌之一。
野生银耳多寄生于阴湿山地的枯死树木上,银耳菌自身不能直接利用木材的纤维素和木质素,需要伴生菌-香灰菌的存在,银耳菌才能进行生长。
银耳子实体单生或群生,多呈纯白至乳白色,直径5~10厘米,柔软洁白,半透明,富有弹性。
银耳菌在固体培养基上菌丝呈白色、淡黄白色以及在白色至黄色之间的颜色,气生菌丝直立、斜立或平贴于培养基表面,基内菌丝生于培养基里面。
与一般食用菌相比,生长速度较为缓慢。
液体培养基中菌丝在培养初期呈微团状,液体培养3天后菌体交联呈团状或球状。
1.2银耳多糖研究进展 银耳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是银耳多糖,由酸性杂多糖、中性杂多糖组成,主要成分是α-D-甘露吡喃糖。
具有抑制细菌群体效应[1],增强免疫力,降低血糖[2],抗血栓,抗肿瘤,抗衰老[3],抗肝炎,抗诱变,抗辐射[4]等功效。
银耳多糖无甜味,易溶于热水。
银耳多糖的种类较多,其中大多数是以α-( 1 ,3)连接的甘露糖为主链,目前分为五大类,分别为酸性杂多糖、中性杂多糖、胞壁多糖、胞外多糖及酸性低聚糖五类[1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