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布司他片的处方工艺研究文献综述
2020-06-10 22:44:53
文 献 综 述
一、概述
痛风为常见的炎性关节疾病。高尿酸水平引起尿酸盐结晶并沉积,导致痛风性关节炎和尿酸尿石病。非布司他为黄嘌呤氧化酶抑制药,能抑制次黄嘌呤转化为黄嘌呤以及黄嘌呤转化为尿酸,用于治疗伴痛风的高尿酸血症患者。【2】
目前,医学界对痛风的治疗目标基本上是一致的,就是将患者血中的尿酸水平降到6 mg/dl以下。非布司他化学名称为2-[3-氰基-4-(2-甲基丙氧基) 苯基]-4-甲基噻唑-5-甲酸,【1】是一种新型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其特有的药理作用使其对黄嘌呤氧化酶有高度的选择性,抑制患者体内的尿酸形成,大幅度地降低血尿酸水平。对肝功能或肾功能有低-中度损害的患者来说,服用非布司他仍然很安全,并不需要调整剂量。【3】
非布司他的临床疗效已得到多方面证实,国内学者也都对其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在确保药物的疗效中制剂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同一药物的不同剂型具有不同的释放特性,可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和药效,包括载药数量、运转过程、药物的起效时间、作用强度、作用部位、持续时间及副作用等。一般说来一种药物可以制备多种剂型,药理作用相同,但给药途径不同可能产生不同的疗效,临床上根据药物性质、治疗目的选择合理的剂型与给药途径。本文将就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较多的新型制剂做一简单的综述。
二、新型制剂
随着各专业学科的迅速发展,药物制剂的研究与生产也相应发展迅速,新工艺、新设备不断出现。各种剂型品种数量猛增,产品的纯度质量、稳定性有了提高,同时,随着科学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原有的剂型和制剂已不能满足用药水平提高的要求,如高效、长效、低毒和控释等。但药物的新剂型可以改善它们的有效性,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提高药物对作用部位的选择性,从而提高了药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4】
2.1缓控释制剂
缓释、控释制剂亦称缓控释给药系统,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新型给药系统。目前全球市场上有 1 400 余个缓控释制剂产品。而国外对这类制剂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从仅要求平稳血药浓度发展到以提高病人在疾病状态下的药效为目标。一般采用片剂和胶囊剂口服给药。根据口服缓控释制剂的释药原理可以分为亲水凝胶骨架片、非亲水凝胶骨架片、膜控型多颗粒口服缓释制剂、渗透泵型控释制剂、胃内滞留给药系统、脉冲释药系统、肠道定位延迟释放制剂等【5】。其中,以微丸制剂为代表的多单元型给药系统因其释药稳定、流动性好、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已占口服缓控释制剂的 70%以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6-7】。
随着纳米技术和高分子材料的发展,一些新型的口服缓控释剂型包括胶束溶液、脂质体纳米混悬液、固体脂质纳米粒和固体自微乳胶囊等被相继开发。
在我国,中药缓控释制剂是具有治疗或技术特色的制剂。虽然历史悠久、研究很多,但批准上市的中药缓控释产品还很少。未来中药缓控释制剂的发展方向主要是从外用转向口服给药,从单方向复方发展,早日形成和完善中药缓控释理论体系。总体来说,缓控释制剂还将以开发每天 1 次给药的缓释及控释品种、复方缓释及控释制剂、液体缓释及控释制剂为总趋势。
2.2经皮吸收制剂
经皮吸收制剂,是指在皮肤表面给药,应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及手段,促进药物穿过皮肤,药物由皮下毛细血管吸收并进人血液循环并实现治疗或预防疾病的药物制剂。
经皮给药系统是区别于传统给药方式的一种新型给药系统,药物以恒定速度( 或接近恒定速度) 通过皮肤各层进入人体循环以达到全身或局部治疗的目的。按其结构可分为贮库型和骨架型两大类。其优点表现为: ①避免了肝脏首过效应,减少药物对胃肠的刺激; ②具有缓释效果,可减少给药次数; ③维持恒定血药浓度,避免峰谷现象; ④使用方便,可随时中断给药。因此,经皮吸收制剂成了新一代药物制剂的研究热点【8】。
2.3靶向制剂
靶向制剂亦称靶向给药系统(Targeting drug delivery system,TDDS),是通过载体使药物选择性的浓集于病变部位的给药系统,病变部位常被形象的称为靶部位,它可以是靶组织、靶器官,也可以是靶细胞或细胞内的某靶点。靶向制剂不仅要求药物到达病变部位,而且要求具有一定浓度的药物在这些靶部位滞留一定的时间,以便发挥药效,成功的靶向制剂应具备定位、浓集、控释及无毒可生物降解等四个要素。由于靶向制剂可以提高药效、降低毒性,可以提高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靠性和病人用药的顺应性,所以日益受到国内外医药界的广泛重视。最新的肿瘤靶向方案还包括触发纳米药物释放系统【14】和多功能复合纳米粒【15】。但目前靶向给药系统仍有一些缺陷: ①科学研究成果无法与制药工业接轨,从而限制了纳米药物上市的步伐; ②纳米粒的尺寸和表面积影响其体内行为,关于纳米粒结构和性质相互关系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③由于相关毒性数据不全或不易获得,临床试验很难进行。
靶向制剂包括被动靶向制剂,主动靶向制剂和物理化学靶向制剂。
2.3脂质体制剂
脂质体(lioPsomeS)指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内形成的微型泡囊。从脂质体的的应用、制备方法、修饰、质量评价等方面,可看脂质体与生物膜有着极好的相容性,作为载体有很大的优势,修饰后,能增强靶向性,提高药物的疗效,降低毒副作用。随着新材料的产生和新技术的发展,脂质体的优势将更加显现脂质体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载体,与生物膜具有相似性,具有多种优良特性,改变了传统的给药方式。脂质体现已得到广泛的应用。【9】
举例如,脂质体制剂具有被动与主动靶向性,可治疗肝脏疾病。肝靶向给药系统能将药物浓集定位于肝脏病变部位,减少药物用量和给药次数,是肝脏疾病有效治疗的重要途径,其中脂质体为一种多功能的药物载体,能够增强难溶性药物的溶解性能、保护药物免于降解、产生缓控释效果、逆转多药耐药、改变药物动力学过程、改变体内生物分布等特点。【10】
2.4微囊制剂
微囊化技术指利用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作为囊材,将故态或液态物质包裹制成半透性或封闭药库(微囊或微球)的技术。药物微囊化后,可提高其稳定性,减轻不良气味,防止药物在胃肠道内失活,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性,缓释或控释药物的释放,使液体药物固化,便于制剂生产、贮存和使用,避免药物的配伍变化,使药物浓度集中于靶区,稳定其生物活性,有助于发挥疗效等。目前常用的微囊化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移植微囊化、生物分子类药物微囊化、微生态类药物微囊化、油类的微囊化等。【11】
三、展望
药物剂型与疗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互为整体,相辅相成的。药物剂型的设计在不断完善、剂型的研制在不断进步、剂型的选择及剂型改革在不断发展。只有科学地选择药物剂型,才能提高药物效应和用药水平。
参考文献
[1] ADENURIC说明书及译文
[2] 韩莹,朱翊,傅得兴. 非布司他治疗高尿酸血症伴痛风的药理与临床评价[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0,(08):635-638.
[3]江苏万邦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医药》 2015年11期
[4]张赛群,彭剑青. 药物剂型和药物传输系统的发展综述[J]. 药学研究,2016,(12):721-724.
[5] 唐星.口服缓控释制剂[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3-26.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用于重复性光热/热力学协同治疗的NIR-II 光响应抗菌凝胶外文翻译资料
- 氧化石墨烯/银/胶原涂层的光动力和物理作用协 同杀死细菌外文翻译资料
- x,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区域选择性自由 基x-硼酰化直接合成0-硼酰羰基分子外文翻译资料
- 通过光氧催化作用实现有机硼合成的新型自由基硼化途径外文翻译资料
- 光导的单电子转移过程在烯烃与氮杂环卡宾硼烷的硼基化反应中作为- -种授权的基本原理外文翻译资料
- 用于数字光处理3D打印的可重复打印聚合物外文翻译资料
- 1, 6-烯基自由基硼化/环化级联反应合成硼处理的杂环和碳环外文翻译资料
- 羟基环戊烯酮的Morita-Bayllis-Hillman反应研究外文翻译资料
- 莫米洛替尼的新型实用合成路线外文翻译资料
- 用从突变的PrPGApx04中分离出的青霉素G酰化酶高效合成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外文翻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