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类 > 药学 > 正文

注射用ZSC脂质体临床前药效学研究2文献综述

 2020-03-28 12:18:19  

紫杉醇(paclitaxel,PTX)为双萜紫杉烷类抗癌药物,临床上主要适用于卵巢癌和乳腺癌,对非小细胞肺癌、大肠癌、黑色素瘤、头颈部癌、淋巴瘤、脑瘤也都有一定疗效。1963年美国化学家瓦尼(M.C. Wani)和沃尔(Monre E. Wall)首次从一种生长在美国西部大森林中称谓太平洋杉(Pacific Yew)树皮和木材中分离到了紫杉醇的粗提物。在筛选实验中,Wani和 Wall发现紫杉醇粗提物对离体培养的鼠肿瘤细胞有很高活性,并开始分离这种活性成份。由于该活性成份在植物中含量极低,直到1971年,他们才同杜克(Duke)大学的化学教授姆克法尔(Andre T. McPhail)合作,通过x-射线分析确定了该活性成份的化学结构#8212;#8212;一种四环二萜化合物,并把它命名为紫杉醇(taxol)。

紫杉醇的药理作用机制为诱导和促进微管蛋白聚合,防止解聚,稳定微管。这些作用导致 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时不能形成纺锤体和纺锤丝,抑制了细胞分裂和增殖,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体外研究表明,紫杉醇浓度依赖性的、可逆性的结合在微管上,尤其是结合到N端微管蛋白的P亚基上,这一作用降低了聚合所需的微管蛋白的浓度,使动态平衡向着微管装配 的方向移动,增加微管聚合的速率和产量。紫杉醇诱导形成的微管较短,并且比不用紫杉醇 时正常形成的微管屈曲性约大十倍。紫杉醇以1:1的比例结合到微管上,表明药物在微管 上只有一个结合部位。另外,紫杉醇抑制有丝分裂所必需的微管网的正常动态再生,防止正常的有丝分裂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的断裂,并抑制细胞的复制。1.5~5.(Vg/L紫杉 醇与CHO和A2780卵巢癌细胞系孵育24 h,99%的细胞死亡,其中进人分裂期的细胞占 57%,并发生广泛的细胞核损伤。紫杉醇改变了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使有丝分裂持续时间 从0.5 h增加到15 h,并抑制细胞质分裂,导致形成多核细胞。这些多核细胞继续试图再次进行有丝分裂,但是在有丝分裂中没有阻止细胞(arresting cells)。 在许多细胞中还观察到微核。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似乎与这种不正常的有丝分裂有关。体外低浓度 的紫杉醇(小于8. 5 pg/L)阻断细胞周期中期向后期转变,阻止细胞增殖,而不增加微管多 聚体的量或形成微管纺锤体。紫杉醇抑制细胞增殖与阻断细胞分裂中期的程度平行。较高浓度的紫杉醇(大于8.5 fig/L)增加微管多聚体的量,在282 pg/L时,比对照水平高500%, 并导致形成微管的大块纺锤体。白血病细胞与85 pg/L或更大浓度的紫杉醇孵育24 h,使 40%的细胞收缩,染色体浓缩。

紫杉醇虽然具有确切的抗肿瘤活性, 然而由于其难溶于水,因此使用了多种药用溶媒。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紫杉醇注射液通常是将紫杉醇溶于聚氧乙烯蓖麻油与无水乙醇按体积比1 ∶ 1配比的混和溶媒中,但聚氧乙烯蓖麻油在体内降解时会引起组胺释放而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临床用药前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抗过敏措施,因此使患者被动接受了大剂量激素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尽管如此,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仍时有发生。聚氧乙烯蓖麻油还可在血液中形成胶团包裹紫杉醇分子,影响药物分子向组织间扩散,进而影响抗肿瘤效果。此外,紫杉醇给药前用0.9% 氯化钠溶液或葡萄糖盐水稀释时会产生沉淀,需加用0.22 μm 微孔膜滤过装置以滤除沉淀,保证用药安全。因此,设计安全有效且使用方便的紫杉醇新制剂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为了克服以上缺点,紫杉醇脂质体的研究成为当前的热点,尤其在制备、药代动力学、组织分布、紫杉醇脂质体和其他药物联合应用等方面研究比较深入。

脂质体是20 世纪70 年代出现的一种新型药物载体,具有类细胞结构。脂质体作为抗肿瘤药物的载体具有多种优势,可减轻被包裹药物的毒性,增加药物被肿瘤细胞的摄取率,改变药物在组织中的分布,有效延长药物在体内的滞留时间,从而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国内外对紫杉醇脂质体的研究已取得一些具有应用价值的成果,其中以脂质体为载体制成的注射用紫杉醇 脂质体(paclitaxel liposome forinjection,L-PTX)已在国内上市,该制剂是用卵磷脂等材料包裹紫杉醇,不加入聚氧乙烯蓖麻油,故可大大降低由此引发的过敏反应和其他不良反应,使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提高。

有研究结果表明,紫杉醇脂质体比紫杉醇注射剂在大鼠体内消除速度相对较慢,消除半衰期明显延长,并且AUC大大提高。林子超等b1制备的脂质体的Vd和cL均显著低于普通注射剂,这与脂质体缓慢释放药物的性质有关,因而町较长时间地保持血药浓度在特定的治疗窗内,发挥长效作用。

本课题通过体外肿瘤细胞增殖模型考察注射用ZSC脂质体与市售制剂在相同作用条件下对肿瘤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活性及强度,并利用人体肿瘤裸鼠异种移植模型评价注射用ZSC脂质体与市售制剂在动物体内的活性强度。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