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LLC-MS/MS测定人体血浆中磷霉素浓度的方法学研究开题报告
2020-04-15 18:24:1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 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
|
文 献 综 述 磷霉素(phosphomycin, fosfomycin, FOM)是1967年由西班牙土壤中分离出的放线菌Streptomycesfradiae培养液中的抗生素,Str.viridochromo-genes、Str.wedmorensis与Pseudomonas syringae亦可产生。化学结构是(-)-(1R,2S)-1,2-环氧丙膦酸,美国Merck与西班牙Cepa公司联合进行了开发,现在以合成方法制造。 1.磷霉素的基本性质 磷霉素(phosphomycin, fosfomycin, FOM),化学名为D-苏式-(-)-N-[α-(羟基甲基)-β-羟基-对硝基苯乙基]-2,2-二氯乙酰胺。按干燥品计算,C11H12Cl2N2O5 应为98.0%~102.0%。分子量为:323.13,熔点 149~53℃, pH:4.5~7.5。磷霉素为白色至微带黄绿色的针状、长片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味苦;在甲醇、乙醇、丙酮或丙二醇中易容 ,在水中微溶。 磷霉素与各内酞胺类药物及大环内醋类药物相比,其结构比较简单,分子量非常小,其钠盐用于静脉滴注,钙盐和散剂用于口服。磷霉素化学结构的最大特征是:①具有稳定的环氧基团;②具有碳磷结合的磷酸.磷酸与一般有机物不同,磷与碳直接相连,使得磷霉素极难分解,非常稳定。由于分子量小,故有利于磷霉素的吸收和转化。磷霉素的杀菌作用主要是其与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有关。烯醇丙酮酸的类似物,可选择性地使UDP一N一乙葡萄糖转化为UDP一N一氨基酸的酶失活。在其它方面,磷霉素与血清蛋白的结合反应是可逆的,不易成为辅抗原,且抗原性极低,因此不必做皮肤过敏试验,这一突出的特征使得磷霉素在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面显得非常重要。 2. 磷霉素的药理药效特性[1] 磷霉素(fosfomycin)为广谱抗生素,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磷霉素抑制细菌细胞壁的早期合成,使细菌的细胞壁合成受到阻抑而导致其死亡。由于结构与其他抗生素不同,故不会产生交叉抗药性、不良反应少,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2]。 正常人口服磷霉素钙后由胃肠吸收30%~40%,口服0.5,1,2g磷霉素钙后,血药浓度2~4h达峰(Cmax),分别为3.5,5.3和7.0mg#183;L-1。静脉注射磷霉素钠0.5,1,2g后,Cmax分别为28、46和90mg#183;L-1,1h后下降50%左右。血浆蛋白结合率很低(lt;5%)。t1/2为1.5~5h。在组织、体液中分布广泛,组织浓度以肾为最高,其次为心、肺、肝等器官,在胎儿循环、胆汁、乳汁、骨髓及脓液中也有相当浓度,并可进入胸水、腹水、淋巴液、支气管分泌物和眼房水分泌物和眼房水中,亦可透过血液#8212;脑脊髓屏障,脑膜有炎症时脑脊液药物浓度可达血药浓度的50%以上。在体内不降解,口服后以原形由尿以及粪便中排出。注射后24h内给药量的90%左右从尿中排出。血液透析可清除约70%~80%的药物[3~7]。 2.1 竞争转移酶抗菌谱广 磷霉素干扰细菌细胞壁粘肽合成的早期,其分子结构与磷酸烯醇丙酮酸相似,与其竞争丙酮酸UDP-NAG转移酶,阻抑了粘肽合成的第一步。 2.2 渗透性强分布广 磷霉素与其他抗菌药相比,很大不同点是其在体内渗透性强,分布广泛,可用于多种部位感染。如国外报道了21例白内障手术患者,每人给予4g磷霉素钠1h内静滴,分别于给药后1,2,4,6,12h测定患者眼房水及血清药物浓度,静点1h后,房水药物浓度为(11.5#177;2.1) mg#8226;L-1,2h后达峰,浓度为(14.6#177;5.5) mg#8226;L-1,且在12h内保持在较高的药物浓度水平。磷霉素这一特性为机体不同部位的感染提供了用药选择。 2.3 耐酶性和细菌耐药性 磷霉素结构在体内稳定不变化,灭活酶对其作用甚微,其他耐药制机如细菌外膜通透性改变增加外排等。 2.4 体内抗菌活性 经过深入研究与临床应用,人们获知磷霉素的体内抗菌活性高于体外。究其原因是在体外抗菌活性试验中,培养基内的某些成分如葡萄糖和磷酸盐可减弱本品的抗菌活性所致。 2.5 药物在体内的降解磷霉素分子结构体内稳定性高,成分不降解,以原形药主要经肾由尿中排出,故本品对用药患者机体影响小,安全性大。 2.6 交叉耐药及与其他抗菌药联用 磷霉素的无交叉耐性有赖于其独特化学结构与抗菌机制特异,与其他抗菌药联用呈现协同作用,如体外实验将本品与多种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联用,对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菌株呈现很好的协同作用,使体外抗菌活性较各药单用时增加数倍至数十倍。磷霉素的以上特性增加了本品在临床的实用价值。 2.7 体内保护性效果将磷霉素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用,对MRSA感染小鼠进行保护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联用后的保护作用增强,联用的ED50较单用减少数十倍。 2.8 对肾小管溶酶体膜有稳定作用降低肾毒性 动物实验报道将磷霉素 阿米卡星联用于大鼠实验,证明磷霉素有抑制从肾小管细胞溶酶体膜为中心的大细胞器官对阿米卡星的摄取。 2.9 对人体免疫细胞的调节作用 据近期基础研究报道证明,磷霉素对人和动物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此外还有抗无菌性炎症和抗过敏作用[4,5,8~12]。 3. 磷霉素的临床应用[3,6,13~17] 磷霉素作为化学合成的广谱杀菌性抗菌药和药动学、药效学特性而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本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具有抗菌活性。对腐生葡萄球菌、肺炎球菌作用较差,对肠球菌作用差。对革兰阴性菌如大肠杆菌、沙雷菌属、志贺菌属、耶尔森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母菌、产气肠杆菌、弧菌属和气单胞菌属等敏感。 3.1 对绿脓杆菌、金葡菌的敏感性 磷霉素钠浓度为64mg/ml,对金葡菌、大肠杆菌、沙雷菌的平均抑菌率为93%以上。在临床使用中,磷霉素钠浓度在20mg/ml时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86%。当患有心内膜炎病人对青霉素过敏或效果不佳时,可首选磷霉素钠治疗。 3.2对伤寒杆菌的敏感性 在对氯霉素耐药的受检杆菌进行单药敏感试验时,这些病菌不仅对传统治疗药物氯霉素、SMZco和氨苄青霉素全部耐药,而且许多菌株还耐庆大霉素、头孢唑啉和头孢呋肟,磷霉素的敏感率为71.9%。磷霉素单独使用时,有1/3左右的菌株轻度耐药(MIC64~128mg/L)。合用头孢噻肟钠或丁胺卡那霉素均可产生明显的协同作用。 3.3 治疗呼吸系统感染 由于磷霉素类产品的抗菌谱比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广,且具有安全、低毒、毋须试敏的特点,因此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临床上磷霉素钙盐口服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总有效率为87.5%,静滴磷霉素钠盐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百日咳等)的有效率为100%,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慢性阻塞性肺炎)的有效率为90%。 3.4治疗消化系统感染 在磷霉素的所有治疗范围当中,其对消化系统的病菌是极其敏感的,因此磷霉素对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效果也是最好的。目前磷霉素的几个系列产品:磷霉素钙片、磷霉素钠盐和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均在治疗消化系统感染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5 治疗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的致病菌大多数为革兰阴性杆菌,仅少数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肠球菌。一般应用在尿液或靶器官中浓度高且致病菌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然而近年来细菌对一些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超过了30% ~ 50% ,如甲氧苄啶、氨苄西林; 尽管磷霉素已使用多年,但细菌对其的耐药率保持在很低的水平( 约1% )。 3.6治疗妇科、儿科疾病 磷霉素的抗菌谱比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广,毒性轻微,其口服制剂磷霉素钙盐用于妇科时,特别是用于附件炎治疗,有效率在86%以上;由于磷霉素的药动学特征,在一些国家如意大利,磷霉素作为单纯性尿路感染的一线用药; 由于其安全性较高,因此如有必要可用于孕妇(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妊娠安全性分级为 B 级)。 以往青霉素一直被作为治疗猩红热的首选药物,但是临床工作中偶有发生青霉素过敏现象。磷霉素疗效高、不良反应少,因此目前在临床中常被用于治疗小儿猩红热;磷霉素用于化脓性皮肤感染,总有效率为76.4%。 3.7 软组织及糖尿病足感染 磷霉素无论对炎症或非炎症软组织都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其在健康志愿者软组织中浓度与血浆浓度相近; 单剂量静脉注射磷霉素8 g,血浆和肌肉细胞间质药物浓度超过了大多数临床重要致病菌的 MIC 值,因此磷霉素可作为其他广谱抗生素的替代选择用于治疗重症监护室患者的软组织感染。 3.8 细菌性骨髓炎 近年来内置性假肢手术不断增长,续发的骨及关节感染数量随之增加。外伤后对于开放性和闭合性骨折引起的骨炎发生率分别为 13% 和4% ; 由于磷霉素与羟基磷灰石的结构相似,使得其较其他抗菌药物更容易达到骨组织; 加之引起骨炎和骨髓炎的致病菌范围较广,因此磷霉素常联用其他抗菌药物如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用于治疗由大多数致病菌引起的骨炎或骨髓炎。 3.9 其他感染 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2004 年 PFAUSLER等的研究显示磷霉素稳态浓度( 8 g,iv,tid) 显著高于大多数常见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致病菌的 MIC值; 因此联用磷霉素可有效用于致病菌引起的脑室炎。 2)囊性纤维病 大多数囊性纤维病患者都有铜绿假单胞菌寄居,为防止肺部感染加重,会反复使用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然而不断地使用这些抗菌药物会增加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从而产生不良预后。在一项磷霉素( iv) 联用环丙沙星( 口服) 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研究中,60% 病例显示出抗菌协同作用,40% 的病例显示出抗菌累加作用。 4.磷霉素的研究现状 4. 1磷霉素应用研究的新进展[2,17,18] 磷霉素的抗菌作用机制的研究有了一些新的进展,例如:在磷霉素C2位上与EP转移酶的氨基酸序列中第115位的半胱氨酸(Cys115)的S-发生不可逆地结合形成C-S键,使该转移酶的活性受到抑制,从而发挥抗菌作用[8~10]。 由于磷霉素作用机制特异,抗菌谱广,不与其他抗生素交叉耐药,而与多数有协同作用;又鉴于磷霉素毒性低,无抗原性,具有免疫调节、抗过敏和减轻其他药物毒副反应的作用,临床医生一直很注意探索开发联合疗法,近年来,对大量抗生素和抗菌药进行了并用的基础或临床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磷霉素与诺氟沙星并用获得满意结果,经临床表明,有效率达到90%以上。在磷霉素和氟氧头孢联合疗法治疗包括MRSA感染在内的难治性呼吸器官感染多单位进行了复试,都获得了良好结果,若给药有一定的先后顺序时间差,效果会更明显。 4.2磷霉素的体内体外的检测方法[19,20] 磷霉素是一个强极性化合物,缺乏紫外吸收的官能团。虽然磷霉素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感染,但是已报道的测定磷霉素血浆和血清的方法较少,其中包括: 毛细管电泳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此外,还有一些报道如流动进样分光光度法等用于测定其他生物介质如尿样、肌肉中磷霉素的浓度。但是这些方法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弊端,如灵敏度低、需要衍生化、分析时间过长。为了简化样品处理过程,缩短样品分析时间,增加样品通量,本文旨在建立一种快速、灵敏、高选择性的LC-MS/MS分析方法用于测定人血浆中的磷霉素的含量。
参考文献: [1]张永信. 磷霉素的临床及其制剂开发[J]. 上海医药2000年第21卷第6期 [2] 黄祥,王健民,李勇.磷霉素的药动学药效学特性与临床应用[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5年第25卷第2期 [3] Patel SS,Balfoud JA, Bryson HM.Fosfomycin tromethamine. Are-viewof its antibacterial activity, Pharmacokinetic ProPerties and therapeutic efficacy as a single-dose oral treatment-for acute un-complicated lower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J]. Drugs,1997,53(4):637. [4] 戴自英,刘裕昆,汪复.实用抗菌药物学[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96. [5] 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临床用药须知[M] .第3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689. [6] Forestier F, salvanet-Bouccara-A,Leveques-D,et al. Ocular Pen-etration Kinetics of fosfomycin administered as a one-hour infusion[J].Eur J Ophthalmol,1996,6(2) :137. [7] Scaglione F,cicchetti F, Demartini G,et al. Fosfomycin distribu-tion in the lower urinary tract after administration of fosfomycintrometamol salt[J]. Int J clin Pharmacol Res,1994,14(3) :107. [8] 连家建,唐青云.磷霉素钠与其他抗菌药联用的协同作用及其临床应用[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3,24(1):44. [9] 于宏伟,唐青云.磷霉素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对难治性疾病的治疗作用[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1,22(5):228. [10] Legat FJ, Maier A, Dittrich P,etal. Penetration of fosfomycin in-to inflammatory Lesions in Patients with Cellulitis or diabetic footsyndrome[J].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3,47(1):371. [11] Kitamura K, Hirai H, Hosoya N,et al. Clinical efficacy of fosfo-mycin in combination with Sulbactam/cefoperazone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infections Complicated to blood dyscrasia. Work-ing Group of Kanto Combination Therapy for FOM SBV/cpz [J]. Kansens hogaku Zasshi,1998,72(7):761. [12] Morikawa K,OseKO F,Morikawa S. Immunomodulatory effect of fosfomycin on human B-lymphocyte function[J].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1993,37(2):270. [13] Corti N,Sennha FH,Stauffer UG,etal. Fosfomycin for the initialtreatment of acute haematogenous Osteomyelitis[J]. Arch DisChild,2003,88(6):512. [14] 包 宇. 磷霉素临床使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社区医师 2004年 第1 7期 (第2 0卷 总第 263期) [15] 祝文婷,封茂燕. 磷霉素的复苏[J]. 中国处方药 2012年第10卷第2期 [16] PullukcuH,TasbakanM,SipahiOR,etal.Fosfomycin in the treatment of extended Spectrum beta-lactamase-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related lower urinarytract infections. Int J Antimicrob Agents, 2007,29:62-65. [17] 张宇. 磷霉素应用研究的新进展[J].中国抗生素杂志1999年10月第24卷第五期 [18] 尹雄章,杜光,孙明辉. 磷霉素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J]. 医药导报 2011 年 12 月第 30 卷第 12 期卷 [19] 孙严彤,王利君,褚扬,韩江彬,魏岩. 液-质联用法研究磷霉素钙在健康人体的生物等效性[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1年第31卷第1期 [20] 邹宇,刘珂,姜雯,张亚杰,刘亚威. 注射用磷霉素钠中磷霉素钠二醇物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J]. 药物分析杂志 Chin J Pharm Anal 2012,32( 3)
|
|
2. 研究的基本内容、问题解决措施及方案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
2.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 |
本实验通过LC-MS/MS色谱法,对磷霉素在人体内血浆浓度进行质谱分析,对代谢物分析提取并进行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从而完成对磷霉素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具体采用的手段: 1.血浆样品处理 2.校准曲线的制备和质量控制人血浆样品 3.数据采集和分析 4.LC - MS- MS的优化 5.提取工艺的优化 6.方法验证 7.提取回收 9.稳定性测定 10.样品检测
|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用于重复性光热/热力学协同治疗的NIR-II 光响应抗菌凝胶外文翻译资料
- 氧化石墨烯/银/胶原涂层的光动力和物理作用协 同杀死细菌外文翻译资料
- x,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区域选择性自由 基x-硼酰化直接合成0-硼酰羰基分子外文翻译资料
- 通过光氧催化作用实现有机硼合成的新型自由基硼化途径外文翻译资料
- 光导的单电子转移过程在烯烃与氮杂环卡宾硼烷的硼基化反应中作为- -种授权的基本原理外文翻译资料
- 用于数字光处理3D打印的可重复打印聚合物外文翻译资料
- 1, 6-烯基自由基硼化/环化级联反应合成硼处理的杂环和碳环外文翻译资料
- 羟基环戊烯酮的Morita-Bayllis-Hillman反应研究外文翻译资料
- 莫米洛替尼的新型实用合成路线外文翻译资料
- 用从突变的PrPGApx04中分离出的青霉素G酰化酶高效合成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外文翻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