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刷功能化的荧光纳米粒子用于细胞表面的糖检测文献综述
2020-05-01 08:49:07
1.1研究意义 细胞表面的糖基在细胞识别、细胞信号转导、肿瘤的发生和转移等方面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不同的细胞表面所表达的聚糖种类有所不同,同一种细胞在不同生长、分化阶段所表达的聚糖也会有很大的差异。
比如,细胞发生癌变时会伴随其表面唾液酸的过表达现象。
糖分子结构复杂性,糖苷键的类型也有所不同,因此针对糖的研究困难重重,与同样是生物体重要组成部分的蛋白质、核酸比起来要滞后得多。
目前,对于细胞研究使用最多的是荧光成像技术,就糖检测来说,一般采用新型的纳米材料结合凝集素,苯硼酸等特异性糖识别元件的方法完成。
荧光纳米粒子是一类重要的纳米功能材料,在细胞成像、疾病诊断及生物传感等领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1,2],而具有良好水溶性、光稳定性及低毒性是其在这些领域中应用的前提。
目前,基于无机材料的荧光纳米粒子研究较为广泛,如无机半导体量子点[3]、碳量子点[4]和金纳米粒子[5]等,这些纳米粒子常需要通过表面修饰或者聚合物包覆来提高其水溶性、可修饰性、生物相容性等特性。
相对于无机荧光纳米粒子,有机聚合物荧光纳米粒子在结构多样性和功能可设计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近年来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6-10]。
本研究合成具有表面亲水性聚合刷的荧光纳米粒子,通过纳米粒子表面的羧基与间氨基苯硼酸反应,基于硼酸类物质对糖类的识别作用,用于细胞表面糖的识别和追踪。
细胞表面糖的识别和追踪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医药学领域,如病变癌变细胞的识别,靶向给药技术等 1.2研究内容 本文拟采用可逆加成片段链转移沉淀聚合(RAFTPP),以聚甲基丙烯酸甘油单酯(PGMMA-CTAs)亲水性刷为大分子链转移剂,以二硫代苯甲酸异丙苯酯(CDB)为小分子RAFT试剂,偶氮二异丁基(AIBN)为引发剂,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2-羟基乙基丙烯酸-9-蒽甲酸酯(AnHEMA)为荧光单体,一步法制备表面亲水性聚合刷的荧光纳米粒子[11],通过纳米粒子表面的羧基与间氨基苯硼酸反应,基于硼酸类物质对糖类的识别作用,用于细胞表面糖的识别和追踪。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用于重复性光热/热力学协同治疗的NIR-II 光响应抗菌凝胶外文翻译资料
- 氧化石墨烯/银/胶原涂层的光动力和物理作用协 同杀死细菌外文翻译资料
- x,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区域选择性自由 基x-硼酰化直接合成0-硼酰羰基分子外文翻译资料
- 通过光氧催化作用实现有机硼合成的新型自由基硼化途径外文翻译资料
- 光导的单电子转移过程在烯烃与氮杂环卡宾硼烷的硼基化反应中作为- -种授权的基本原理外文翻译资料
- 用于数字光处理3D打印的可重复打印聚合物外文翻译资料
- 1, 6-烯基自由基硼化/环化级联反应合成硼处理的杂环和碳环外文翻译资料
- 羟基环戊烯酮的Morita-Bayllis-Hillman反应研究外文翻译资料
- 莫米洛替尼的新型实用合成路线外文翻译资料
- 用从突变的PrPGApx04中分离出的青霉素G酰化酶高效合成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外文翻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