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烃氧基-3-吡唑硫色酮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文献综述
2020-06-04 20:32:50
文 献 综 述
摘 要
色酮和硫色酮类化合物具有高效的的抗真菌活性,能很好的应用于临床研究。本文主要介绍通过对硫色酮2位、3位修饰,来合成硫色酮衍生物,从而增加其抗菌活性。
关键字 色酮 硫色酮 硫色酮衍生物 抗真菌
1 引言
色酮,学名苯并-γ-吡喃酮;苯并-γ-吡喃酮的衍生物广泛存于植物中,有些是有色物质,故称其母体为色酮,而色酮主要来源于人工合成和天然植物分离这两种途径。硫色酮及其衍生物具有和色酮相似的苯并-γ-硫吡喃结构,但硫色酮多以合成为主,具有和色酮类似的抗炎、抗病毒、抗真菌和抗肿瘤等生理作用。早在19世纪末,人们就从地中海东部国家的伞型科阿米芹的果实中提取出Khellin(呋喃并色酮),且该物质作为第一个色酮类药物用于临床使用。[1] 在色酮母核2位或3位引入含硫或含氮杂环基团,如咪唑基、吡唑基等基团,都可显著提高其抗真菌活性。[2]
2 硫色酮的结构修饰
1984年时,NakazuMi等人在文献中指出,当2位由苯环取代时,体外具有较强的抗真菌活性,而且目前的硫色酮类化合物也多用结构修饰和合成这2种方法得到。其中2位、3位的修饰对抗真对抗真菌活性影响较大。[2]
2.1 2位修饰
在2位引入含氧或含硫基团,可得到较好的抗真菌活性物质,这是目前研究较为广泛的一种修饰方法(1)。
2.2 3位修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