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杨醛基席夫碱类荧光化合物的合成开题报告
2022-01-14 20:38:26
全文总字数:3488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席夫碱(schiff base),也称为希夫氏碱或者西佛碱。schiff于1864年首次报道了伯胺与羰基化合物发生的缩合反应,生成具有甲亚胺基-c=n-的产物,所以以其名字为该类化合物命名。pfeiffer等人对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进行的诸多相关研究研究,为席夫碱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席夫碱的反应机理是:由含羰基的醛,酮类化合物与一级胺类化合物进行亲核加成反应,亲核试剂为胺类化合物,其化合结构中带有孤电子对的氨原子进攻羰基基团上带有正电荷的碳原子,完成亲核加成反应,形成中间物a-羟基胺类化合物,然后进一步脱水形成席夫碱。
席夫碱类化合物在医学、催化、分析化学以及光致变色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而芳环类席夫碱较其他种类席夫碱具有更好的化学性质,如荧光特性,电化学催化特性等,在分析化学中席夫碱作为配体用来检测和鉴别金属离子和定量分析金属离子的含量,并借助色谱分析、荧光分析、光度分析等手段达到对某些离子的定量分析。具有荧光特性的水杨醛基席夫碱的合成正逐步应用化学传感器中,对该类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能测试成为热门。
为寻找发现新型的荧光化合物,合成以水杨醛衍生物为母体的化合物,本论文对新型席夫碱类分析试剂进行合成探索,合成目标化合物,研究其荧光特性。有望得到具有结构新颖,荧光发射功能强的有机化合物。2. 研究的基本内容
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专业文献,对文献进行阅读,了解近年来荧光化合物的合成进展。本论文研究以5-甲酰水杨酸和硫代氨基脲、硫脲、盐酸羟胺、L-脯氨酸及L-色氨酸反应制备席夫碱的实验。通过实验操作对反应的条件和合成工艺进行探索,合成化合物,再通过核磁、红外、荧光表征等判断是否为目标化合物,研究其荧光特性。考查产率和催化剂用量等要求,优化反应工艺。
3. 实施方案、进度安排及预期效果
首先,通过查阅文献、询问导师等了解实验所需药品材料及操作步骤,主要进行以5-甲酰水杨酸和硫代氨基脲、硫脲、盐酸羟胺、l-脯氨酸及l-色氨酸反应制备席夫碱的实验。时间为2019年2月至3月。
其次,通过改变原料比例,反应时间等,优化反应工艺。时间为2019年2月至4月。
然后,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核磁、红外、荧光等,判断是否为目标产物。时间为2019年4月。
4. 参考文献
[1] 罗勤慧 铜锌超氧化合物歧化酶的模拟化学研究,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7.18(7):1012-1018
[2] p.pfeiffer.,et al.,j.parkt.chem.1931.129:1936
[3]杨昆忠. 水杨醛类席夫碱及其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南昌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