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FMT类似物合成文献综述
2020-06-06 09:51:55
摘要:来氟米特是一类免疫调节药物,临床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其他免疫系统疾病,其部分作用机制是抑制二氢乳清酸脱氢酶的活性,并下调肿瘤坏死因子-α活性,从而影响活化淋巴细胞的嘧啶合成,主要以乙酰乙酸乙酯、原甲酸三乙酯和醋酐为原料合成。
关键词:来氟米特 作用机制 合成
1. 介绍
1.1结构及药理作用
来氟米特,又名爱若华,由德国HoechestMarionRoussel公司开发,英文名称Leflunomide,是一种具有抗增殖活性的异噁唑类免疫抑制剂。来氟米特临床上主要被用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在器官移植方面,它也占有一席之地,临床发现来氟米特对于肾移植的排斥反应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1]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类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目前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病因还不是十分明确,已有的治疗药物如甲氨蝶呤等只能缓解其症状,并不能真正意义上的治愈,并且此类药物大多有很强的毒副作用美国FDA于1998年批准该药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国CFDA于1999年批准其在中国上市。
来氟米特的化学名称是N-(4-三氟甲基苯基)-5-甲基异噁唑-4-羧酰胺。来氟米特是一种前药,在肠粘膜和血浆中快速转化为其活性代谢物。[2]来氟米特抑制二氢乳清酸脱氢酶,而这种酶参与嘧啶的合成,来氟米特的作用被假定为减缓关节炎的恶化,同时缓解症状。据报道,来氟米特的活性通过其代谢物A77-1726或N-(4-三氟甲基 - 苯基)-1-氰基-2-酮丙基 - 甲酰胺之一加强,特别是通过所含的β-酮腈系统其易于产生酮 - 烯醇互变异构现象。但是,当用酯基替代氰基时,化合物的活性显着降低甚至消失。然而,代谢物A77-1726的一些类似物如羟基苯甲酰胺发挥抗炎和免疫抑制活性,尽管它们缺乏β-酮腈系统。[3]
1.2不良反应
来氟米特的不良反应主要作用于血液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和神经中枢系统,引起白细胞增多、血小板增多、高血压、头痛等。[4]2002年加拿大卫生部收到99份关于来氟米特不良反应的报告,日本最近公布了5例死亡案例。来氟米特因其活性代谢物的半衰期时间过长(14天左右),即使是停药之后仍可能发生不良反应,[5]所以自从该药上市后,各国监管部门就没有放松过对来氟米特不良反应的监控和合理使用。
2.作用机制
来氟米特是异噁唑衍生物,它在结构上与其他种类的免疫调节药物并不相似。来氟米特是分子量为270的前药,在肠粘膜和血浆中快速转化为其活性代谢物,称为A77-1726的丙二腈酰胺。[6]体外研究表明,A77-1726是负责抑制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和抑制酶DHODH(二氢乳清酸脱氢酶)的药剂。来氟米特是线粒体中的二氢乳清酸脱氢酶的竞争性和可逆性抑制剂,而二氢乳清酸脱氢酶是嘧啶从头合成途径的限速酶,所以来氟米特可以有效减少嘧啶的可用性和防止细胞进入细胞周期的S期,继而限制活化淋巴细胞中的DNA和RNA合成。[7]虽然来氟米特向A77-1726的转化主要在肠粘膜和血浆中发生,但是据报道,在动物体内的实验发现,通过首过效应,它在肝脏中的发生转化也有可能起作用。 A77-1726在血浆中结合超过99.5%的蛋白质(主要是白蛋白)。[8] 研究表明,没有A77-1726与口服避孕药或口服降血糖药物的相互作用。A77-1726可能弱化替代某些非甾体抗炎药物,从而导致一些患者的血压升高。A77-1726没有与食物的相互作用,体重的多少,年龄或性别对稳态时A77-1726的血浆水平几乎没有影响。[9]